目 录
1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1.1内部控制的定义
1.2存货内部控制的含义
1.3存货内部控制的意义
2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
3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
3.2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2.1存货内部控制申请批准不规范
3.2.2存货内部控制岗位分工不明确
3.2.3存货的流转控制不合理
3.2.4存货内部控制的方式过于经验化
4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提高领导的重视及员工的业务素质
4.2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4.3改进存货内部控制活动
4.4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内 容 摘 要
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中小企业要取得胜利,内部控制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存货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存货是反映企业生产与经营状况以及资金流动情况的主要指标,存货的控制与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如何通过加强存货的控制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则成为了目前大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小企业通过加强存货内部控制,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良好进行,促进企业稳定、健康、高效地发展。
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进行实地调研,就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浙江省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存货 内部控制
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研究
存货的内部控制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于静、裘金法在《试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困局及对策》中表明,中小企业大多融资能力弱,资金压力大,而存货通常占其资金总量的20%-30%,所以必须加强对存货管理控制,优化库存控制、提高存货周转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存货若能控制好,将能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存货内部控制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其发展速度,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起步晚,尽管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但受国内经济和科技信息等制约,以及中小企业本身的缺陷,相较于发达国家,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营和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企业为保证其业务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保证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并制止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会计数据是诚实完整合法的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是企业进行高效内部管理所必须实施的一种自我监督与控制的活动。
1.2 存货内部控制的含义
存货内部控制是指为保证存货完整安全、会计信息资料可靠合法、提高资产营运效率而采取的能够相互制约联系的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和完整的控制体系。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环节,是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环节。存货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与盈利,因此存货内部控制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存货内部控制所包含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
存货的采购付款。存货内部控制的好坏关键在于采购的及时和存货入库的处理。一般情况下,材料的采购量是事先根据生产计划以及材料的储存量计划好的,采购的物料验收合格后,办理存货的入库手续。至于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的损耗要做相应的准备,做好采购资金的控制。
存货的领用。生产部门凭材料领用单到仓储部门领用材料,而企业仓储部门则在收到领用单后,根据领用单发货,并填写材料发料单,保存好发票,确保发票单据的流动。
产品的入库。产品经检验合格后,验收入库。在这个环节中,仓储部门要根据产成品登记表填写成本入库单,确保产品数量的准确无误。
商品的销售退回以及材料领用退回。对于退回的商品,要明确退回的原因,严格经过检验后,仓储部门开具销售退回入库单。对所退物料质量、数量等进行验收后接受,进行账务处理,并查明退料原因,再通过分析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存货的盘点。一般企业的仓储部门都会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以确保存货的安全完整。有关部门制定盘点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有序盘点存货,保持纪录完整。财务部门抽查存货盘点表,对存货的盘盈盘亏提出处理意见,对于在生产中已无使用价值的存货,根据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批准的处理意见,同仓储部门人员共同调整存货账务,以确保账实相符。
综上所述,存货控制主要包括两条主线,一是以存货的流转为主线,对存货的入库和发出进行控制和管理;二是以存货的价值为依据,对每笔存货价值的流转进行据实记录,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于及时的加以管理。存货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企业存货管理活动过程中资讯可靠、记录准确、存货周转有效率和存货的安全完整。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的一种内部自我制约与监督的控制系统。
1.3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意义
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在高效率和安全的环境下开展经营业务,这就必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安全进行,保护资产的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程序。存货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货作为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部分,建立其内部控制尤为重要。
企业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待出售的商品等。存货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为了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这就需要企业要有目的计划地购入、使用存货。存货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存货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占用水平与资产运作效率,关系并决定着企业的流动性的综合水平、收益和风险,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利益,尤其对于存货品种繁多、资金占用大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率,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的周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作用。
(1)有利于降低成本,均衡生产。存货内部控制合理,就能使存货相关业务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成本,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实现供产销的结合,有利于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存货作为供产销三个环节的纽带,在实现储备存货、生产存货和成品存货能够很好的协调,有利于避免供产销脱节。存货不论是不足还是过多,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存货过多的话就会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仓储费用和保险费等各项费用,而不足又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可能中断,所以好的存货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的良好运作。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存货内部控制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增加资金的利用率,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竞争力也将更强。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一直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存货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
宁波是一个中小企业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城市,在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宁波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通过调查也发现了宁波中小企业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疏忽,存货管理部门基本情况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账实不符问题严重,更没有意识到存货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存货内部控制不规范,职责设立混乱。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参与存货内部控制的人数在4人以下,并且这些人还需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关于采购环节的采购审批之类的多数由一人负责完成全过程。由于企业规模小,职能部门设置简单,企业对人员的任职没有做明确的分工。
没有科学计划采购,采购频繁。此次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觉得原材料不够就去买一批回来,有些存货在需要时才急匆匆通知去买来,而请购就被推迟到买回之后。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采购时没有签订采购合同,只做了口头上的交易,书面的凭据不完整,发票不齐全。
存货领用时普遍没有设置领退料的制度。由于中小企业的随采随用,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时没有填写限额领料单或者限额领料单只是随便写写。有些材料都已经用完了,却没有开领用发票,有些生产剩余的材料退料入库了,却没有入库的记录和凭据,因此,没有准确结转材料期末的成本和生产成本。
企业仓储管理人员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存货盘查及盘查记录。有的负责人员在进行存货盘点后发现存货丢失,直接把损失存货直接归属于非正常损失。更多的是目前中小企业不注意存货保管不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次品率高、毁损报废和超储积压存货的情况。这些中小企业并没有认真的进行存货的实地盘查,有些原材料没有人管理,随用随放,超过了保质期限不符合生产要求。
三、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
本文以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本次问卷调查共计向宁波市各类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发放及回收问卷100份,涉及到的行业有纺织服装业、新材料、光机电、建筑业等,其中纺织服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这是因为这个产业是宁波市的特色产业,本身比较有代表性,而且数量也比较多,存货所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比例大。由于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库存数较大的行业,金融保险也和文化服务业等库存数很少的行业就没有考虑在内。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人员主要是财务部门和仓储部门的普通员工以及主管,希望通过他们填写问卷的情况,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如实反映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状况,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表格 1 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销售额
服装纺织业
新材料
光机电
建筑业
1000万元以下
24
1
3
3
1000-4000万元
29
5
4
7
表格 2 被调查企业的仓库设立情况
设立了
100%
没有设立
0
表格 3 被调查企业设立仓库管理员情况
有
100%
没有
0
表格 4 被调查企业采购部门的设立情况
设置了
61%
没有设置
39%
表格 5 接受问卷调查人员的情况
采购人员
23%
仓储人员
42%
财务人员
35%
表格 6 被调查企业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情况
0-25%
26%
25%-50%
55%
50%-75%
16%
75%-100%
3%
3.2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2.1 存货内部控制不被重视
宁波市很多的中小企业是合伙企业,最大的股东就是总经理或厂长。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它们不会专门为了存货业务去设定相关部门管理,大多数情况是直接让其他有需要的部门人员兼任存货管理,管理层认为企业人员简单,仅仅口头授权,没有指定书面文件。因此,因为管理的不规范,企业的很多规章制度都只是摆设,需要上级部门批准的流程往往被简化,用口头申请代替。有关负责人的审核批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就不能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领料人凭自己填制的领料单领料,没有经过使用部门主管的审批,容易造成舞弊,存货的保管责任和使用责任没有严格区分,造成职责不分明,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
表格 7 被调查企业负责存货管理的部门情况
仓储部门
64%
哪个部门有空哪个负责
26%
财务部门
7%
老板
3%
大多数管理层对存货的内部控制不重视,只有到付款环节时才会仔细盘问,对于其他的细节则往往没有注意。对于存货内部控制的原则和程序,任由部门制定规定,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给仓储部门相关人员制造勾结的机会,使存货处于风险中。
表格 8 对存货内部控制的概念的了解程度
一点都不了解
9%
知道,但不完全知道
84%
完全知道
7%
3.2.2 存货内部控制岗位分工不明确
根据我国相关制度和规范中对存货管理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而在具体的管理规定中,将存货业务不相容的情况分为了以下几种情况: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存货的保管与清查;存货的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存货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在通常情况下,这些不相容的业务是不允许由一人来完成的.而在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企业都存在着上述几个不相容职位由一人承担的情况,这无疑为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由于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不仅使得与存货相关的职位无法明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造成存货的丢失或者损害却无法找到相关责任人的情况。比如在某一企业中,采购人员验收人员与保管人员都由同一个人承担,如果存货发生短缺或者损害时.就无法对其责任究竟在哪个环节上进行明确的划分,责任人的过失也无法进行明确,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存货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表格 9 企业存货保管人员的调查
存货的入库和审查质量是同一人
16%
存货的保管和出库发货是同一人
24%
数量和质量的管理人员是同一人
27%
无上述情况
39%
由于中小企业人员配备不足的原因, 经常会导致存货相关职务没有相互分离。大部分宁波市中小企业都设有仓储部门管理存货,由于人员不足,部门人员为简化工作,在多数情况下,允许员工兼任采购和验收的职务,没有实现最基本的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缺
乏必要的监督,为采购人员进行徇私舞弊,勾结供应商提供了机会,损害企业的利益。除此之外,存货盘点环节也是岗位分工不明确的重点环节。存货盘点清查时,独立于存货相关业务的人员应当到场,基本上是由仓库管理员对存货进行盘点。很多中小企业规定存货盘点应有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等负责,但实际情况是执行时财务人员经常缺席,这存在着两部门人员勾结盗窃存货的风险。
表格 10 企业存货盘点参加部门人员的调查
仓储部门保管存货的人员
46%
财务部门负责记账的人员
11%
独立于两者之外的人员
23%
包括以上的所有人员
20%
表格 11 企业存货采购人员的调查
固定的采购人员
36%
采购部门指定人员
31%
谁有空就谁去
33%
3.2.3 存货的流转控制不合理
(1)存货的计划采购方面。据调查,宁波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采购量不是按照市场预测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来提前确定,而是根据目测的再生产量来准备采购,没有注意到存货采购过多引起的积压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流转效率降低的问题。目前,由于一些企业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给一些负责该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了采购的物品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企业资产浪费。
表格 12 企业采购存货方式的调查
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经审批后采购
37%
有需求部门填写请购单,经批准后采购
45%
其他
18%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职能部门设置简单,存货采购往往未 签订合同,存货采购活动授权审批制度未得到很好执行。
表格 13 企业采购是否订立合同的调查
订立
43%
未订立
39%
看情况
18%
存货的领用方面。宁波中小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在本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给予恰当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对原材料领用没有严格要求。据调查,宁波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存货的消耗没有形成定额制度或目标管理,员工只根据有关部门的领料单就能进行领料,没有相关授权人员的签字和财务主管的授权。
表格 14 企业领用存货手续的情况
根据有关部门编制的领料单
38%
经过有关授权人员的签单
20%
经过财务主管的授权
18%
前三个条件都具备
24%
存货的入库方面。宁波中小企业在存货出现货到发票未到的状况时,处理情况不够乐观,仅有13%的企业能够按照正确规定暂估存货价值入库,多数中小企业直接不作任何处理。
表格 15 企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处理情况
暂估存货价值入库
13%
直接入账
38%
不作任何处理
49%
经调查发现在产成品验收入库这个环节中,宁波大多数中小企业仅仅只对产成品的数量进行检查,而对质量的检查有很大的疏忽,这容易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无法明确责任人员。
表格 16 企业对产成品的入库检查情况
仅对数量进行检查
54%
仅对质量进行检查
9%
对数量和质量都进行检查
37%
商品的销售退回以及材料领用退回方面。对销售不及时产生的商品,不分析原因,不控制库存的时效性。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厂房空间有限,仓库设施投入不足,材料存储条件差,缺乏某些材料存储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及仓库的密闭性达不到材料存储要求,导致库存材料变质、损失。仓库没有专职保安负责存货的安全,这些责任都归到仓储部门的身上。发现问题后,有关人员互相推卸责任,最终的损失由企业来承担。
表格 17 企业对商品的销售退回以及材料领用退回的处理情况
归属于仓储部门的责任
18%
不管如何,由企业承担损失
67%
查明退料原因,明确相关责任人员,通过分析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5%
(5)存货的盘点方面。
存货盘点作为存货内部控制的最后一环,对于企业了解存货的领用库存情况和做好下一次的存货采购预算有着重要的作用。宁波市中小企业一般半年进行一次定期盘点,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但是盘点制度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材料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散状性特点使得很难计量或者计量不可靠。存货盘点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依、执行不力、监督无效。存货出库随意,接触存货人员授权不明,不能相互牵制。存货盘点不善,使存货被盗、毁损、丢失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企业资产损失,对发生质量问题的存货不能做出及时的处理,对于数量不符的情况不能有效的追究责任。有的企业虽然重视产成品的盘点和核查,但是,对盘点结果的处理却不重视,不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导致管理失效;
表格 18 企业进行存货盘点的频率
每月一次
15%
每季一次
10%
每半年一次
67%
一年一次
8%
表格 19 企业存货盘亏盘盈的处理调查
报批后入账
39%
直接入账
27%
不处理
19%
看情况而定
15%
3.2.4 存货内部控制的方式过于经验化
宁波大部分中小企业完全根据经验进行存货内部控制,精细化的管理控制程度不高。许多企业把存货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原材料采购和成品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有些企业只是重视采购成本、运输、仓储等显性成本,对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机会成本损失等隐性成本不够重视。在生产的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没有目标管理或者无定额制度,随意领用,随意消耗使用,存货精细化管理控制很差,任意放置和不按标准堆放的现象十分明显,不符合存货内部控制的要求,也给企业的存货质量造成了较大的隐患。
表格 20 被调查企业存货的存放方式
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45%
按性状
20%
按储存条件
27%
随拿随放
8%
表格 21企业控制库存水平的调查
有采购计划,适当保持库存
33%
经常有缺货或过量的情况
28%
实施较少
19%
没有这方面的工作
20%
四、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提高领导的重视及员工的业务素质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工作效果和质量的优劣,人是决定性因素。企业管理层应该提高对存货内部控制的重视,以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培训和学习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学习,端正员工工作态度,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鼓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内部控制的良好需要每个员工积极参与,因此管理层要打破中小企业以往任人唯亲的常规,积极选用品德高尚、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的效率。
4.2 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岗位和部门的职责权限,不能让同一个人或同一部门的人办理存货的全过程业务,保证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监督和制约。首先,将采购和物流的相关人员相互分离,在采购、验收、入库等容易舞弊的环节有两人以上共同操作,互相监督;其次,对于岗位职责要进行严厉监督,企业的存货要定期清查和盘点,例如负责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应定期上报企业存货的质量和数量情况,使得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完善存货日常管理制度。仓库应建立健全的存货保护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对存货的购进和发出进行日常核算,对于 重要存货,应当进行单项管理,采取额外控制措施。对于存货的数量和质量,仓储部门应定期进行盘点,关注仓库的温度湿度等环境,高效利用仓库空间,当储备量低于生产安全量时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此外,对于存货的管理,还可引入先进的存货管理方法,诸如ABC分类控制法、经济批量模型等。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最佳库存模型和最佳采购批量,以最合理的数量批次、最实惠的价格进行采购,使材料成本最低化。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至于存货内部控制在计划、采购、保管、使用和报废等环节有明显的制度脱节现象,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此外设立后,中小企业应确保内审人员的地位,保证存货内部控制能够在监督性有效持续开展。企业还可定期召开审计会议,以便及时发现存货内控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促进工作不断改进。
4.3 改进存货内部控制活动
中小企业应当规范存货采购预算、生产消耗、销售管理环节,加强对供应销售方的资质、信誉等级管理。划分好存货的采购、验收和保管的岗位,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高频率进行实物盘点,促使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完善存货的成本控制。存货成本控制的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个相关人员,相关部门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企业管理人员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使每个存货的生产人员、保管人员和销售人员都能明确岗位职责,使每个部门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降低存货的成本,完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
存货的储存量过少或过多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采购管理。首先,要定期对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及时掌握材料价格的变动趋势,如果材料的采购量大,则选用竞标方式来降低存货的采购成本;其次,中小企业也可以采用经济批量法科学地计算出最合理的采购数量,以此降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来降低总成本;最后,当出现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差距较大的情况时,企业应当及时调整存货的计划价格,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对策。
(2)加强存货采购和验收的控制。企业应对选择怎样的供应商、采取何种采购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起采购和验收环节的管理机制,保证采购有章可循、过程透明。采购部门必须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请购单进行采购。对于超过预算或预算外的采购项目,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流程。采购时,一定要货比三家,在了解供应商的信誉、财务状况后,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优供应单位。此后,存货验收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填写好入库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定要找出原因同时上报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处理,要确保进入仓库的存货是符合要求的货物。
(3)存货的盘点与处置。此次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中,服装制造业占多数,他们多数选择永续盘存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一定要在年度终了时进行存货的全面清查,同时也要定期进行实地盘查。存货盘点时仓储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及采购部门要共同监督。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盘点计划,有序摆放存货,保证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及时处理盘亏盘盈。此外,仓储部门应填写待处理资产审批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对此进行处理。
4.4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中小企业应当重视存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动态了解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对存货的核算做到及时、准确,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相关部门之间共享。此次参与调查的多数企业中都有ERP系统,但目前企业的ERP仅仅作为辅助管理方式,这不仅没有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反而加重了员工的工作负担。ERP的成功运用的理想效果应当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都能通过计算机系统操作完成,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所以,企业应当调动员工使用的积极性,加强ERP系统的运用,为保证ERP系统的稳定运行,企业还应不断维护。
五、结 论
随着宁波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宁波市中小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中小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应当更多的关注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及时调整与合理规划,能够令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偏离正常轨道。就目前宁波市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通过对宁波市中小企业在存货的内部控制领域调查研究分析,了解了宁波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宁波地区的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提出了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中小企业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指导,并为存货内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1(5).
[2]林世权,甘卓霞,谭如潮.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参考[M].2008(53).
[3]刘燕,吴娴,罗治平.基于数据库的库存管理系统地研究.制造业自动化[M].2009(9)
[4]王国勇.美国中小企业概况[EB].浙江中小企业网,2006.
[5] 康其东.中小型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
[6]李雪飞. 论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2.
[7]徐丽娟.关于完善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12(36).
[8]阚京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制度性缺陷与完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9]刘建华.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市场周刊,2009(2).
[10]王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及对策[J].南方金融,2006(5).
[11]欧阳海松,陈振宇.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
[12]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1(6).
[13] 项多武. 公司存货管理控制的探讨[J]. 科技广场, 2011.
[14]潘玲.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11(12).
[15]胡继荣,杜景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M]].财务与会计,2002.
[16] 郑晓红. 存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探究[J]. 商情, 2012.
[17]李志军.浅析存货内部控制[J].中国西部经济,2007(8).
[18]方春生,王立彦,林小驰.SOX法案、内控制度与财务信息可靠性.审计研究,2008(1).
[19]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20] 田庆宏.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1]黄静.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J].会计之友,2009(6).
[22]Georges Selim,David McNamee.The Next Step in Risk Management.The Internal
Auditor.1999(6).
[23]Per Oystein Saksvik,Kjeli Nytro.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IC) of Health, environment and safe(HES)in Norwegian enterprises[J].Safety Science,1996(1).
[24]Garv.D.A,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3).
[25]Zhilkina Anna N.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J].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Engineering,2008.
[26]Achabal,Dale D.,McIntyre,Shelby H.,Smith,Stephen A.,Kalyanam,Kirthi.A D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Journal of Retailing,2000(4).
[27]Hollis Ashbaugh-Skaife,Daniel W.Collins,Willam R.Kinney.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3).
[28]Beng Wee Goh,Dan Li.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on.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1(3).
[29]Samir M.E1-Gazzer,K wang-Hyun Chung,Rudolph A.Jacob.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nd Debt Rating Changes.International A dvances in Economic.Research,2011(4).
[30]Chakrabarty T.An EOQ Model for items with Weibull distribution deterioration, shortage and trended demand. Computer&Operations Research.1996(26).
[31]Axsater S,Rosling K, Installation vs echelon stock Polices for multi-level inventory
control Management Seience,1993(6).
[32]Edward A.Silver,Nicolas Zufferey. Inventory control of an item with a probabilistic replenishment lead time and a known supplier shuidown peri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