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及分类3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3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所处期间3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及分类的概述3
二、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4
1.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4
2.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4
三、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6
1.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6
2.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6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7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不同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完善,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就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问题是推进企业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的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有的事项会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而有的虽然不会影响财务报告,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决策。因此,恰当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引论部分,阐述了产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问题的缘由。其次是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述、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因此通过资产负债表,一可以揭示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结构;二可以揭示企业资金来源及其构成;三可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四可以有助于对企业前后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分析。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类事项的披露,或者对企业资产存在状况提出新的证据,或者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收益评价有重要影响,因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
企业的财务状况始终是处在一个动态的氛围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动态时有甚至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因此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对企业有利或不利的事项,这些事项虽不在报告期内发生,但也有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应及时披露出这些事项,从而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用,存在许多概念不清或模糊的地方,本文对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列举和探讨。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及分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者不利事项。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期末,会计年度一般采用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通常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对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都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属于调整事项对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都应理行处理,半调整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的财务报表;如果属于非调整事项,对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都应在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千的附注中进行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所处期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是从资产负债表日后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或者报告期下一期的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批准报出日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及分类的概述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有关的金额做出重新估计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才发生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但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事项。”
调整事项的概念及内容
调整事项的概念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人、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
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得以证实的事项;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非调整事项的概念及内容
非调整事项的概念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还不存在.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事项,虽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情况,但为了对报告使用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需要在相关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
非调整事项的特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日后发生的事项;但是会使报表使用者对理解和分析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3)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
两个事项事项的相同点:两者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间存在或者产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都将发生重要影响
两个事项的不同在于:调整事项在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并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提出了证据对之前已存有的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还不存在,是发生在财务会计报告批准的报出日之前。
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相关财务报表。对于企业年度的财务报告而言,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的下一年,并且相关的账目全部已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无余额,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具体分为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需要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如果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则调整相应的科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调整各科目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已对某项义务确认的负债需要调整。
这一事项是指该项诉讼的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发生,但不具备确认负债的条件而未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应在财务报告中确认为一项新负债;或者已经确认某项负债,但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需要对已经确认的金额进行调整。
举例:乙公司为上市公司,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次年2月28日,2××9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次年3月31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9年12月10日,乙公司因合同违约被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乙公司赔偿违约金1000万元,至2××9年12月31日,诉讼尚未判决,经咨询法律顾问后,认为很可能赔偿的金额为700万元。2××9年12月31日乙公司对该项未决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和营业外支出700万元,并确认了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175万元。次年3月5日经法院判决,乙公司应赔偿甲公司违约金500万元。甲、乙公司均不再上诉。
根据法院判决结果,编制乙公司调整2××9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根据调整分录的相关金额,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
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预计负债 700万
贷:其他应付款 500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万
贷:递延所得税 50万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万
调整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万
贷:盈余公积 15万
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调减递延所得税50万,调增其他应付款500万,调减预计负债700万,调增盈余公积15万,调增未分配利润135万。
利润表调整项目:调减营业外支出200万,调增所得税费用50万,调增净利润150万。
(2)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减值,或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这一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资料判断某项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因而按照当时最恰当的估计金额反映在会计报表中。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取得的新证据能证实该事项成立,即某项资产已经发生了损失或永久性减值,则应对资产负债表日所作的估计予以修正。
举例:四公司2××9年5月销售给甲公司一批价值200万元的货物(含税)。甲公司于6月验收入库,根据合同规定,甲公司应在收到货物后3个月内付款,但是因甲公司经营不善,到2××9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四公司在2××9年12月31日计提了坏账准备10万,2×10年2月1日四公司收到法院通知,甲公司申请破产,四公司预计可收回该笔货款的60%。
四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补提坏账准备: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万
贷:坏账准备 70万
调整递延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 17.5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7.5万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2.5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2.5万
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5.25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25万
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调减应收账款70万元,调减所得税17.5万,调减盈余公积5.25万,调减未分配利润47.25万。
利润表调整项目:调增资产减值损失52.5万,调减所得税费用17.5万,调减将利润52.5万。
(3)已经确认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出售资产的收入。
这一事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成本则应对已入账的成本进行调整;b、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或折让等,也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注意: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包括报告年度发生的销售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也包括以前期间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
举例:四公司2××9年11月销售给甲公司一批价值240万元的货物(含税,适用税率17%)给甲公司。并结转成本200万,2××9年12月31日四公司未收到该笔货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2×10年2月因产品质量问题,该货款被全部退回。四公司于2×10年2月25日完成2××9年度汇算清缴。
四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调整收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4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0.8万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280.8万
调整成本:借:库存商品 20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万
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万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万
计提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3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万
资产负债表应调整项目:调减应收账款280.8万,调增库存商品200万,调减应交税费50.8万,调减盈余公积3万,调减未分配利润27万。
利润表应调整项目:调减营业收入240万,调减营业成本200万,调减所得税10万,调减净利润30万。
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不应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如企业合并、巨额亏损等的发生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至关重要,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非调整事项处理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这些事项,对企业影响较大,为防止误导投资者及其他报告使用者,应在报表附注披露。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虽然不会影响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但对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该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状况影响较大,因此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举例:四公司于2××9年12月购入商品一批,价值200万元,商品已验收入库,货款也已经支付。于2×10年1月初,由于公司所在地发生严重的洪灾,该批商品全部损毁。该洪灾发生于2×10年1月初,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但对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状况影响较大,四公司应将该事项作为非调整事项于2××9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及其他巨额举债。虽然该事项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状况无关,但事项的披露使报告使用者了解与此有关的情况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该事项将对企业的股本结构影响较大,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该事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应及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为投资者和其他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信息。
于2×10年1月初四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净利润由2××9年度的400万变为巨额亏损150万。因公司发生的巨额亏损在2×10年1月初,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但是因四公司由盈利转为亏损,会对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四公司因将此事件作为2××9年度非调整事项,应在2××9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企业,该事项影响企业股权结构及经营范围等,应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
(8)资产负债表日后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股利或利润,该事项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负债,应在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举例:2×10年1月,四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9年利润分配方案,决定以公司2××9年年末总股本为基数,分派现金股利65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2×10年3月5日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四上市公司制订利润分配方案,拟分配或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股利或利润的行为,并不会使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形成现时义务,因此虽然发生该事项可导致公司负有支付股利或利润的义务,但支付义务在资产负债表日尚不存在,不应该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告,因此该事项为非调整事项,由于该事项可导致现金较大规模流出,公司股权结权变动等,为方便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四上市公司需要在2××9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
这一事项主要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企业发现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加以调整则会使公布的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可靠,并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一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这充分体现了各具体准则之间的相互衔接。
举例:2××9年12月31日,四公司发生2××8年公司漏记一项管理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0万元,所得税申报表中也未扣除该项费用,假定2××8年四公司适用税率25%,该公司按净利润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调整分录:补提折旧: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万
贷:累计折旧 30万
调整应交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万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2.5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5万
计提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25万
-任意盈余公积 1.125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75万
在2××9年资产负债表列表时应调整2××8年项目:调减固定资产30万,调减税费7.5万,调减盈余公积3.375万,调减未分配利润19.125万
在2××9年利润列表时应调整2××8年项目:调增管理费用30万,调减所得税7.5万,调减利润22.5万。
在2××9年所有者权益变动列表时应调整2××8年项目:调减前期差错更正项目中盈余公积上年金额3.375万,未分配利润上年金额19.125万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本年度发现2××8年漏记固定资产折旧30万,在编制2××9年和2××8年比较报表时,对该项差错进行更正,调减2××8年利润22.5万,调增累计折旧30万。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07
2、周素华.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
3、张腾.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探讨.财会审计,2011(1)
4、李登玉.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有关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