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什么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与记账凭证有什么不同? 会计分录是指经济业务发生时,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确定并列示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简明记录。会计分录的格式和要求是: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会计分录不同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求要素齐全,并有严格的审核与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会计分录通常只是为了讲解方便而出现在书本之中,在会计实务中是很少出现会计分录的。
二十、什么是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即是将同一笔经济业务,一方面计入总账账户,另一方面也同样计入其所属的明细账账户。但对无明细账户的,不必要在总账外再设明细账,避免重复登记。
二十一、什么是试算平衡?试算平衡,就是指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会计账户处理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一种方法。 22.什么是对账?对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账是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的核对工作。包括: (1)账证核对。它是指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的核对。 (2)账账核对。它是指不同账簿记录之间的核对。主要核对: 所有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相符; 所有总账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符; 有关总账账户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是否相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其总账余额是否相符; (3)账实核对。它是指各项财产物资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主要核对: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相符等。二十三、账实不符如何处理?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财产收发过程中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造成多收或少收的差错;由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造成的财产损坏、丢失、被盗;在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重记、漏记、错记;由于有关凭证未到,形成未达账项,造成结算双方账务不符,以及发生意外灾害等。根据以上情况,主要进行以下处理: (1)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不相符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及盈亏情况。现金清查后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并据以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符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 二是存在未达账项。对于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
例如,2010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152万元,银行对账单余额148.7
万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几笔未达账项:
(1)企业开出一张支票0.2万元购买办公用品,企业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
记入账;
(2)企业将销售商品收到的转账支票5万元存入银行,企业已登记入账,但银行
尚未登记入账;
(3)银行受托代企业支付水电费0.5万元,银行已经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
付款通知单、未登记入账;
(4)银行已收到外地汇入货款2万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单、未
银行存款余调节表
2010年6月30日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152
银行对账单余额
148.7
加:银行已付、企业未收款
2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5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0.5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0.2
调节后余额
153.5
调节后余额
153.5
(3)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不相符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点结果,应逐一填制盘存单,并同账面余额记录核对,确从盘盈盘亏数,填制实存账存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4)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不相符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在保证往来账户记录完整正确的基础上,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寄往各有关往来单位。对方单位核对后退回,盖章表示核对相符;不相符,对方单位说明情况。据此编制“往来款项清查表”,注明核对相符与不相符的款项,对不相符的款项按有争议、未达账项、无法收回等情况归类合并,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参 考 文 献
《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