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2
一、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据……………………………………………………….3
资产负债表的含义………………………………………………………………3
资产负债表内容………………………………………………………………….4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5
分析资产负债表重要性的分析……………………………………………6
资产负债表流动性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6
(二)资产负债表周转能力指标分析…………………………………………....8
参考文献……………………………………………………………………………………..12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为经济的迅速增长提供了一个工具,会计对社会的贡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计的作用,可以对会计的作用有更全面的认识,从企业角度分析,会计信息的形成对于管理者绩效的反映及其报酬的取得,债务契约的签订、投资者的回报以及维护企业形象等对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内容中比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决策之前,通过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关的分析,以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所揭示的经济内涵,从而做出正确决策,本文首先分析了资产负债的理论根据,接着对资产负债表做出理性分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资产负债表有关问题研究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决策之前,通过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关的分析,以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所揭示的经济内涵,从而做出正确决策,本文首先分析了资产负债白哦的理论根据,接着对资产负债表做出理性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据
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资产负债表左方提供了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总量,也就是资产总额的信息。当企业拥有或控制了一定数量的资产后,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依据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合理地配置这些资产。资产配置的合理程度反映在资产及各类资产内部项目的分布和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上,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根据它可以了解和分析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与机构的合理性。
2.反映企业的资金来源和构成情况。资产负债表右方提供了企业资金来源,及权益总额及其构成。企业的资金全部来自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全部债权人借入资本的情况是很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死根本不存在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般各占一定的比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结构,又要负债需要按期偿还、所有者权益是永久性资本,其比例不同,反映着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债权人所冒的风险、企业财务安全程度的不同。例如,某起上年度和本年度资产总额基本持平,但上年度负债占权益总额的比重为42%,本年度增长到58%,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在下降,债权人所冒的风险在增加,财务报告使用者资本结构的状况及变动可以分析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和财务风险。
3.反映企业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了。负债既然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资产与负债之间就应当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不超过一年,也需要有想到规模的、变戏法能力在一年以内的流动资产作为保证。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利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比计算出的实际比率,并与合理比率相对比,判断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4.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势报告使用者不到需要掌握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也需要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有“期初数”和”期末数“两栏,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其变动情况,掌握变动规律,研究变动趋势。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经济利益的资源。具体说来,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必须是被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一般而言,一项财产要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其所有权必须归企业所有,也沮丧企业对该项财产具有产权。或者,企业虽不对该项资产拥有产权,但能够实际控制,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虽不为承租方拥有,但依租约,在租赁期间,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归承租饭,所有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也应该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2)资产的实质是具有服务潜力,经企业利用,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即可望给企业带来先进流入。(3)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也就是说资产能够通过货币计量反映其价值,否则就不能将其作为资产确认。(4)导致企业取得或控制某些经济资源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
资产有多种分录方法,如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分类,按有形和无形分类,按短期和长期分类,按流动性分类等。我国和国家会计实务一般是将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在我国,一般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等。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负债具有以下特征:(1)负债是目前和过去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当前债务。也就是说,企业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经济业务可能产生的债务,一般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肉企业与供货单位签订的供货合同。(2)负债是在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已经形成经济责任的支付义务,都要把它作为企业的债务处理。(3)负债是需要以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义务,负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用现金进行清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商品和其他资产或者通过提供劳务的方式进行清偿;有些负债还可以通过举借新债来抵偿。(4)负债有确定的或可以估计的数额。
负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分类,按短期和长期分类等。我国与国际会计实务一般采用按短期和长期分类方法,如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的最终归属关系,即企业是归谁所有,是谁投资的,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本质的区别。负债是企业对内和对外所承担的经济义务。需更加以偿还,而所有者权益子啊一般情况下无须归还给所有者;在企业清算时,应将其资产首先用于偿还债务,然后才能将偿还之余的资产在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就此而言,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资产的、次于债权权益的剩余权益;所有者可以参与企业当期实现利润的分配,而债权人则一般不能参与利润分配,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收入。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所有者权益就是股东权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她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夸奖的基本等式予以表述。即: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根据会计恒等式编制资产负债是,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排列形式不同,资产负债表主要有三种格式:账户式、报告式和财务状况式。
1.账户式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表体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其中:左方的各类资产按变现能力由强到弱依此排列:负债项目列在报表右方的上半部分,按偿还期限有短期到长依次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在报表右下部分,按稳定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从形式上看,这种排列方式与会计常用的T形账户相似,故称“账户式资产负债“。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一般采用账户式,这种方式清晰直接,一目了然,便于编制、检查、阅读和理解。
2.报告式
在报告式下,所有的资产项目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列示子啊报表的上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列示在下方。从形式上看,报告式资产依据书面报告的常规,采用了上下呼应的形式,故称“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3.财务状况式
财务状况式资产表是在表内列示出营运资本,以强调其重要性的资产负债表,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一般不常见,其基本结构如下:
在报的最上端列示流动资产项目,加计其总额。而后列示流动负债项目,加计其总额。
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流动负债总额,得出营运资本额,并单独地进行列示。
在营运资本额下依次列示费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加计各类总额。
在营运资本额上加非流动资产总额,减非流动负债总额,得出股东权益总额。
资产负债报重要性的研究
资产的流动性与短期偿债能力研究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还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保证,国家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是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如果比率过低,则表明企业可能捉襟见时,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不可以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究竟应保持多高水平的流动比率,主要视企业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予以确定。
运用流动比率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高,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所以,企业用在分析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流量加以考察。b从短缺债权人的角度,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资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获利能力的降低。因此,企业应可能将流动比率维持在不使货币闲置的水平。c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d在分析流动比率是应剔除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比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金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00%,必然使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1.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也并非说该指标对谁都是越小越好,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这样企业债权越有保证。从企业所有者来说,如果该指标较大,说明利用较小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原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但资产负债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债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此外,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风险)与获利能力指标(收益)结合起来分析,予以平衡考虑,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家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率。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所有,企业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即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供产权比率。
资产负债表周转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生产资料表现问候对各项目资产的占用。因此。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运营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期速度,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比如说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资产运营能力越强;反之,运营能力就越差。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所谓周转率,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子啊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这一指标的反指标是周转天数,它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天数的乘积,它发芽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两者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具体地说,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以及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等。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是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高表明:
a收款速度,账龄较短;b资金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c可以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同事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誉程度,以及企业原定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每月的应收账款赊销余额来计算平均占用额;分子、分母的数据用注意时间的对应性。
(2)存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与平均余额的比例,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活力neglect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因此,通过存货周转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否则可能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而形成呆滞、积压。一定要保持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其次,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一定要加强存货的管理,来提高其投资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
从资产负债表中还可以计算出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情况等,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表的一些资料: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产品的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假定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13年4月20日对外报出。家公司2012年112月31日编制的利润表如下:
利润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12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24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5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9000
加:其他业务利润 700
减:营业费用 2200
管理费用 800
财务费用 500
三、营业利润 6200
加:投资收益 2400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1000
减:营业外支出 550
四、利润总额 9050
减:所得税 2900.6
五、净利润 6149.4
从上述例子可见:总资产周转率越高, 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应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程度,比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通过利润表可以看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盈利水平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太大了,公司领导者和投资者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了解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各个数据准确了,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很多部门要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就是想通过财务报表对你公司的相关信息能通过重要的财务报表就能了解到公司的经营能力,投资规模等资料。
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提现的很清楚,了解了各科目余额的由来和联系,想要了解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资产情况等重要指标这些公式可要算清楚了: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包括在流动资产里。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等。而其他的流动资产如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则属于非速动资产。 两比率都是来衡量一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的,都是越大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但并不是越大对公司越好,太大的话,则表明该公司没有很好的利用财务杠杠的作用,减小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使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维持在不使货币资金闲置的水平。 另外,速动比率要比流动比率更能表现一个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存货,待摊费用之类的非速动资产并不能保证在短期能很快兑现。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的重要因素只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但也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
参 考 文 献
银祥军 财务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
张志凤 高级会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曹军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务》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李海波著《新编企业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
赵书和著《会计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王兰著《中级财务会计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