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特征。4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5
2. 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5
3. 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5
4.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5
二、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现状及造成的危害6
1.1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现状6
1.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危害6
三、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6
2.1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6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6
2.会计诚信缺乏。6
2.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7
1会计职业大环境分析。8
2.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规范。8
3.缺乏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8
4.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诚信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9
四、提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此部分应该重点阐述)9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9
1.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9
2.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10
3.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10
4.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10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10
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11
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11
3.注册会计师违背审计准则11
4.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11
5.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11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12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12
内 容 摘 要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体现会计职业的特征,
是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本文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主要就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了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原因分析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面临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具有强大优势的国际会计公司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充满竞争、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密集的网络经济环境中,中国会计行业必须接受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更加严格的监督。因此,在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没有职业道德约束与讲诚信的企业将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厄运,没有职业道德自律的会计人员将被剥夺参与竞争的资格。现代会计管理推崇伦理道德,这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日益健全、完善,研究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已成为当前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会计行为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过程,是提供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领域,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外,还必须具备与其能够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会计人员必须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不仅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掌握有关会计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注意自身修养,通过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开创一个新局面。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体现会计职业的特征,是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这是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从业者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不断充实和发扬光大的美德。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行业发展之源,是会计工作之本。诚实守信,就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不为利益所诱惑。要执业谨慎,信誉至上,说到底就是诚信为本,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朱镕基同志给国家会计学院的的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就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职业道德标准。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因此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
2. 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 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1.1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现状
1.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危害
三、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膨胀,法制观念淡薄,会计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会计资料,利用职务谋取私利。这种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新形势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会计诚信缺乏。大量的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的诚信分不开,主要表现在:(1)追求私利、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小团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串通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报表。(2)违背原则、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会计造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失真的保护伞,给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2.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社会因素1.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随之发生变化。由于利益驱动的负面影响,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在会计工作中,遇到了经济发展和道德冲突的困惑,在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滑坡中,小团体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占据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 2.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规范。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与诚信冲突时,会计人员面临着如果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这在客观上形成了“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社会现象。从近年来公开曝光的会计造假、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违法行为案件中,可以看出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等是会计人员不能坚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的原因所在。另外,我国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和讲求诚信的外部法律保障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诚信。 3.缺乏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从本质上看从来就不是会计人员个体的事情,而是会计职业界整体的自律。因此,要实现会计职业团体自律,建立健全相应的自律管理机构是首要任务,它是实现会计人员自律的基本组织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这对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对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诚信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会计人员业道德与诚信偏低,虽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与教育的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与诚信教育。而参加工作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与诚信的内容,但实际上从未体现。
人为因素
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在利益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或者还不能够与利益驱动机制实现有机协调的情况下, 就会出现个别利益主体侵害多数利益主体权益的现象, 如有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种种目的指使会计人员人为地造假, 甚至虚列数据来掩盖贪污受贿; 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会计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涌现, 使得一些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业务素质不高的缺点显漏出来,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科目运用不规范,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会信息失真从债权人角度分析, 目前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由于银行和信贷部门及信贷人员出于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见得有好处。还有比如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及对策。
。
四、提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此部分应该重点阐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
2.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
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随着人们对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逐步确立,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和素质正在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很大地变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比较突出。目前,我国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一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人为地造成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会计行为扭曲,会计假账丑闻不断,企业绩效整体低下,会计管理疲软无力,注册会计师公信力低下。
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不顾道德约束,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注册会计师违背审计准则
一些注册会计师出于行业竞争压力,或受利益驱动,在从事审计签证服务时,不能够坚持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为企业的财务报告提供虚假审计报告,严重误导了报表使用者。
4.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对工作缺乏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对于国家新近颁布的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了解以及学习,造成了法律意识的淡薄。
5.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会计人员队伍中,有一些人认为做会计工作没有出息,没有实权,在工作中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工作不热情、不积极等;更有会计人员利用上班时间炒股票、打牌、聊天,将一个月的账务处理工作堆积到月底完成。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形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纷繁复杂,条目众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屈从上级,被动违反职业道德;自身缺乏职业道德;自身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会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违反者处罚力度不够,其犯罪成本不高;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当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要和必要。新时期、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
德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领导者政治学习,提高其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
制,以法管财;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建立健全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罚制度,增加其犯罪成本。
提示:此行撰写毕业论文题目(请删除提示信息后再写)
提示:此行撰写毕业论文正文内容(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
参 考 文 献
提示:在此处撰写资料来源(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