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
二、计提折旧时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及折旧方法的介绍
三、固定资产折旧在现实生活中的会计处理—以蓝天企业为例
四、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的实例分析、对比其对税收筹划、企业利润的影响
五、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依据及公司该如何合理选取折旧方法
六、小结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各行各业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市场竞争显得更为激烈而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如何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从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度成为了财务会计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个现状,立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出企业应当如何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以达到税收筹划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 加速折旧法 企业利润 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问题研究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在于将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在它的预期使用期限内进行摊销。而在不同的折旧年限或不同的折旧方法影响下,企业的税负有所不同,从而为达到税收筹划进而增加企业利润提供了可能。下面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结论进行介绍和论证。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
(1)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固定资产为企业长期所拥有和使用,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物形态能够保持不变,但其实际价值却呈现递减的趋势。计提折旧来对机器设备的磨损消耗进行补偿,有利于合理的确定企业的营业成本与损益。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本质上来说,折旧也是费用,只是这种费用是前期已经发生的支出,但这种支出的收益会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期内实现。
(2)不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以上七条摘自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3)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年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是: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等,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二、计提折旧时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及折旧方法的介绍
(1)计提折旧时需要考虑的几点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的成本分配过程。可以理解为企业采用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逐渐分配到各个受益期。那么影响折旧的因素自然有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和固定资产的预计折旧年限所决定。
①应计提折旧的总额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首先就要确定应该计提的折旧总额。所谓折旧总额就是指单项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到报废清理这段期间应计提的折旧总额。而折旧总额从理论上来说并不等于固定资产的入账原值。这是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清理费用在会计处理上一般会直接从残值收入中扣除,得到的差额我们称之为预计净残值。而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便会得到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预计净残值也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原值乘以预计净残值率来进行计算,我国通常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②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在我国,国家统一规定了不同种类固定资产折旧的上下限。企业在这个范围内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而在确定这个年限时应该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在折旧年限的选择上,企业可以在符合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相对短的折旧年限对企业成本的收回有重大意义,可以使后期的费用相对前移,这样就可以加速成本的收回。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不仅体现了财务会计人员的前瞻性,也为企业创造了财富。
(2)固定资产具体的折旧方法介绍
①直线法。 直线法是按照时间或者所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1、平均年限法。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其中累计折旧额各月份相同且为使用时间的线性函数。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计提的折旧额呈现递减的规律。加速折旧法主要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不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其计算公式为:双倍直线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12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的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就是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额×年折旧率
三、固定资产折旧在现实生活中的会计处理—以蓝天企业为例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均采用的是直线法折旧。对于直线折旧法上面已经做过介绍,是把折旧总额平均分担与各个会计期间的。下面我们就用一个表格来形象的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
编 号
名 称
入 账 日 期
单位
数量
购 进 原 值
使 用 年 限
残值率
预计净残值
已使用月份
本 月 折 旧
累 计 折 旧
1
0001HP打印机
2006.2.28
台
1
169000
3
5%
8450
48
/
160550
2
0002联想电脑
2006.2.28
台
2
1010000
5
5%
50500
48
15992
767616
3
0003冰箱
2006.2.28
台
1
179000
3
5%
8950
48
/
170050
4
0004洗衣机
2006.2.28
台
1
175000
3
5%
8750
48
/
166248
5
0005彩电
2006.2.28
台
2
236000
3
5%
11800
48
/
224200
四、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的实例分析及对比其对税收筹划、企业利润的影响
上面已对各种折旧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下面我们就列举数据运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两种方法的分析比较。
例:某企业拥有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2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假设该公司不对这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在平均年限法下:
年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期末净值
1
1152000
230400
230400
921600
2
921600
230400
460800
691200
3
691200
230400
691200
460800
4
460800
230400
921600
230400
5
230400
230400
1152000
0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年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期末净值
1
1200000
480000
480000
720000
2
720000
288000
768000
432000
3
432000
172800
940800
259200
4
259200
105600
1046400
153600
5
153600
105600
1152000
48000
在年数总和法下:
年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期末净值
1
1200000
384000
384000
816000
2
1200000
307200
691200
508800
3
1200000
230400
921600
278400
4
1200000
153600
1075200
124800
5
1200000
76800
1152000
48000
从三个表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直线折旧法会使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平均摊配于其使用的各个会计期间,即各个期间的折旧额相同。而加速折旧法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后期较少,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从而加速折旧法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
下面来了解一下加速折旧法较之直线法对税收筹划企业利润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选取和企业的财务状况、营业利润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选取折旧方法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整。不同的折旧方法无疑会对企业的经济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平均年限法是目前企业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折旧方法。它自身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易于理解,直观简便,且由于这种方法的基础是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故能够较好的反映无形损耗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却忽略了两点重要的因素①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利用年数增加,其磨损程度也会逐年增加。而直线法显然没有考虑到这点的。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由于年数的增加其维修费用会明显多于前期。基于这两点因素直线法会造成成本负担的不均衡性。
加速折旧法在实践中证明了它不但克服了直线法的不足之处,并且也充分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还能减少前期的所得税额,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能够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加速折旧法符合企业固定资产前期利用效率高,维修费少而后期利用效率低维修费用高的实际情况,保证了各个会计期间所负担的固定资产成本的均衡性。运用中国税法的知识,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就相当于企业向国家交的所得税较少。虽然整体来看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总共交的所得税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时间不一样,就造成了资金的利用不一样。加速折旧法滞后了纳税期,从资金的时间价值上来看相当于企业向国家贷了一笔无息贷款。现金为王,企业拥有的这部分资金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当然,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能力,有利于企业进行投资创造更大的财富。
五、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依据及公司该如何合理选取折旧方法
(1)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依据
现行财务会计界曾提出了要改进固定资产折旧的观点,他们认为现行的折旧方法都存在一些弊端,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①现行的折旧方法没有考虑市场物价的变动。众所周知,近几年来物价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固定资产的原值是按历史成本来计价的,完全不能对物价的变动做出反应。基于这样的原因,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和费用也都无法正确计量。
②现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收入费用不匹配。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物价的上涨和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当物价上涨时,会导致少计费用从而虚增了收益;当物价下跌时,会导致多计费用从而少计了收益。这种忽略收入费用相配比原则的计提方法不能准确反应一个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③现行的折旧方法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企业通过计提折旧能够购买一套与原设备一样或具有相同价值的设备。但是,当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时,对历史成本的补偿所收回的资金明显不能再购买到与原设备一样或是价值相同的设备了。所以说,现行的折旧方法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尽管我国目前所运用的折旧方法确实存在以上的不足和缺点,但在目前会计准则的要求下我们仍然要继续沿用和遵守。就目前常用的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这几种折旧方法来说,在税法和国家的准许下采用加速折旧法是有很多优点的。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具体依据:
①固定资产在全新时效率最高,即在最初几年产生的效益较多获取收益的能力较高,因此折旧费用也应该多一些,这样较高的收益与其较高的折旧费用相配比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
②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大促进了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而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加速企业资金的收回,避免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可以使企业提前利用新的机器和设备,及时更新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并且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③使用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计提的折旧费用和修理维护费用两部分。而众所周知,机器设备会随着使用年数破旧。这就意味着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用在呈现一种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采用加速折旧法就会使前期计提的折旧较多,从而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整个使用期间内保持一种平衡性。
④加速折旧法下前期会使企业所负担的折旧费用较多,也就是说前期所要交的所得税费用相对较少。后期与之相反。
⑤收入的不确定性也为加速折旧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早期的收入比后期的收入更要有把握。相对于其他的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2)公司该如何合理选取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税收的筹划,而税收的筹划又与企业利润息息相关。近几年来,税收筹划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新兴领域。从经济角度来看方法的选取虽然终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企业利润,但也要合理合法。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有以下几点规定:1、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2、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3、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下面就选取参考书上的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F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制度规定采取如下方法进行固定资产计量、管理与核算,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实施条例规定的年限确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按原值的5%确定预计净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更改。该公司开展正常经营活动三年了,也一直在按这些规定在执行从未做过变更。
此案例中的F公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几乎完全采用了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却忽略了企业在计提折旧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合理选择折旧方法。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的上下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并且规定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但是,并不是说一定不可以更改的,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请求变更。会计准则上提到,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与原来有差异的应该调整,对于净残值与预计估数有差异的应该进行调整。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申请改变折旧方法。因此,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实际情况来合理选取折旧方法。而并非一定要一成不变。
六、小结
对于固定资产来说, 计提折旧就是对资产损耗的一种补偿。以上分析了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的优缺,我们可以看出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加速折旧法更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利润。但企业选取折旧方法也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在税法和企业本身实际允许下,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来计提折旧。以此实现筹划税收,延后纳税期,提前收回资金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王爱清,《财务会计》,中国发展出版社。
2、朱从敏,《存活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经济管理出版社。
3、“十二五”规划教材《税法》,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4、彭晓峰,《财务会计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5、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
6、孙玉莆、孙丽娟、闫羽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进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2012年6月。
7、黄国俊,《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的“税收情结”》,《税收征纳》,2012年第二期。
8、邓平,《对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海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