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
2、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2、会计制度不完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出现偏差
3、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危害性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会计队伍教育建设
2、加强会计人员道德修养
3、营造和谐的会计从业社会环境
对未来会计职业道德发展的描述
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摘要: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会计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但是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利益的驱动,出现了一些会计职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出现犯罪行为的现象。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给社会和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现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入手,分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现状、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等方面,并根据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建议,希望会计从业人员从自身做起,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理念,努力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 会计制度 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职业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2、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首先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必须公正、保守秘密等,会计职业道德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遏制会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正确看待利益关系,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其次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只有会计人员严格履行会计准则与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如果会计人员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最后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人员的一些工作细节无法做出很详细的规定,如要求会计人员敬业爱岗、搞好服务这些,都无法对这些进行硬性的规定。
由此可见,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它那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我们知道,一个单位的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即是单位追求的目标。可见,只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协调运作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地强化单位管理,促进单位发展。在我国,单纯追求数量的现象比较严重,忽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单位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2、会计制度不完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出现偏差
现在国内的会计道德现状不是特别乐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虽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行为有所体现,但都没有明确为具体的职业道德,也没有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制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活动,惩罚措施也没有贯彻到实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导致部分会计人员钻制度的空子或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完全无视道德的约束作出虚增利益,虚增权益,偷税,做假账等事情。
笔者所在单位就发生了一件因会计职业道德偏差而造成的重大案件,2013年~2014年间,上级主管单位的计财科科长、会计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单位公款100多万元私用并故意销毁会计记账凭证,出纳因为人情世故,作为下属,听从科长指示,利用职务之便,多次违规经手借公款给科长。经查实,两人均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涉嫌违法问题线索已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会计人员道德现状有以下几种:
(1)会计人员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坚持原则。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意识模糊,并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
(2)会计人员在自我提高方面做的不到位,会计人员安于现状,不想进行钻研思考,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3)会计人员违法犯罪,有少数会计人员思想堕落,思想意识薄弱,追求享受,为私利而贪污盗窃,以权谋私,挪用公款,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4)屈从领导压力被动做假账,很多企业领导人都会给会计人员施压,促使他们做假账。
(5)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6)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7)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3、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危害性
(1)危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如2010年11月5日财政部驻厦门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出具《关于对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的通知》。新华都2009年度会计信息存在包括“固定资产核算反映不实”、“收入核算反映不实”、“成本核算反映不实”、“漏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在内的共计11项问题。受此消息影响,当日新华都股价在开盘不久后逆势下跌。
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决策的数据的基础性数据之一,由于其核算失实、结果失真,从而扭曲了基本经济事实,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某些矛盾,使国家的宏观监督、调控失去可靠的基础,进而将导致重大财经、经济决策的失误。例如,在普遍“虚增利润”的信息影响下,容易造成财政虚收、国民收入超量分配、消费过度膨胀等不良后果。这将会造成社会危机。
(2)造成信息失真,滋生贪污腐败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数据造假,做假帐,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掩盖下,对所有需要这一信息的各方面人士产生误导,使人民群众所作的决策产生错误,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单位为了部门、小团体以及自身的利益,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设立“小金库”,将收入和收费,没有按规定纳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而是分散在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自行掌握和开支,有的没有账本或票据不全,支出无明确用途,使少数企业领导得以为所欲为,产生腐败行为。甚至有些人员利益膨胀,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这种现象显然产生于不道德的思想根源,不符合会计工作应有的道德准则。
除了影响重大、业内广为熟知的银广厦、科大创新等公司在会计方面的造假事件外,“紫鑫药业”也爆出会计造假事件,紫鑫药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自导自演了一出空壳公司、不相关的客户关系等非法的游戏,来欺骗投资者。公司的发股和配股的关键在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以人参作为交易的手段,布置了混乱的客户关系,制造不存在的客户人群关系,借助吉林人参的政策,没有合理利用人参的长处,反而隐瞒了交易的客户关联,进行了自买自卖的非法行为。经过全面的调查,发现紫鑫药业在2010年和2011年中报中净利润分别增大184%、325%。紫鑫药业三年内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0%,这是也自买自卖的结果。紫鑫药业的会计人员、公司内部人员协同会计事务所刘昆、张忠伟两位会计师一起作假,公司配合,从而呈现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社会持续的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引起了会计界、经济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也折射出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严重滑坡.正因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完善,所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会计队伍教育建设
要提高思想觉悟,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在校教育期间学校不光照本宣科通过课堂教育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应融合到实际中。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的理论一般都比较枯燥、抽象,上课只讲理论不仅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也不会有很深的理解。因此,在上课时最好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最好找最新的案例,适当采用视频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感性认识。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让学生讲述案例中触犯了哪条会计规定,应该怎么进行操作等。这样不仅可以对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巩固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从根部抓起,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还要不定期进行在职教育培训。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还要从单位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靠单位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改善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2、加强会计人员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财会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指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要做好职业道德的修养,就必须要求会计人员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在履行义务时,克服困难障碍,磨练职业道德意志,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只有具有坚定职业道德信念的人,才能有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敢于排除一切干扰和阻力,以职业道德标准去鉴定、评价他人和本人职业道德行为的善恶 。
3、营造和谐的会计从业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当前财会领域的根本大法是《会计法》,把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会计法》的贯彻实施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法、范”结合,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即通过法规建设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来约束、制约和激励财会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从业人员个人的道德行为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曝光对那些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道德考核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并不予通过年检。对那些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2)建立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规范行为
当前会计假帐屡见不鲜,与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因此会计工作应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依法管财,并且还可以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如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财政、税务、银行等管理部门的监督,或是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鞭挞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权益观和荣辱观,增强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3)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当前国家“打老虎、打苍蝇”的高压严打态势下,对于会计行业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也应严肃处理。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一方面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不仅对个人进行处罚,同时要对违规企业实行经济制裁,用法律的权威确保单位负责人知法守法。 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另一方面,提高民事赔偿额度,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
三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对未来会计职业道德发展的描述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是杜绝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离不开环境支持、法制建设和学习教育。会计人员道德理念的形成与巩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环境,而致力于创造和利用优良的社会环境,才能使财会人员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内化,这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通过法制建设来制约和激励财会人员的道德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有规可循”。从而使法治为德治提供有力的保障。财会人员通过学习财会专业的法规法律,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自觉抵制做假账行为。通过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最大限度地给会计人员以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从而净化其内心世界,改善认识标准确立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更要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提升工作,大到社会环境,小到单位部门,都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已成为单位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只要会计人员提高认识,通过不断学习,注重自我修养,职业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我相信,通过广大会计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取得丰硕成果。
参 考 文 献
1、郑玺明,刘晶华. 浅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与对策. 成功:教育版. 2011(18)
2、刘宇婧. 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1)
3、周芬. 高职会计教学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中外企业家.2015(2)
4、刘丽. 对中职学生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有效性教学思考.财经界:学术版.2015(21):239-239
5、辜雅莉.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审计治理.《审计与理财》.2015(1):
39-41
6、马学剑. 对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
7、吕艳.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紫鑫药业事件”案例分析.会计师.2013年第10期
8、曾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9、王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08)
10、刘富乾. 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1、杨良超. 试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A]. 高师财务管理研究. 2000
12、孟凡利. 会计职业道德[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13、王立珍. 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责任理论、规范及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4、敬昭祥.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7(03): 33-35
15、董筱锋. 浅谈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国工会财会.1998(08): 27-28
16、刘玉廷. 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商业会计. 2004(5):4-6
17、张世平. 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构思. 会计之友. 2003(10)
18、张志毅. 会计职业道德约束方法. 财会月刊.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