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国内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2
(一)、国外......................................................................................................................................2
(二)、国内.......................................................................................................................................3
二、关于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现状的理解......................................................................................3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基本内容.....................................................................................3
1、含义.....................................................................................................................................3
2、基本内容.............................................................................................................................3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含义及表现.....................................................................................4
1、利益驱动,缺乏诚信......................................................................................4
2、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薄弱,制约机构监督不够......................................5
3、财会人员知识不全,业务水平偏低................................................................5
三、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联系及区别.............................................................................6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含义及内容............................6
五、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7
(一)、屈从领导的压力,职业道德被迫失范,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8
(二)、会计人员就业压力大,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诚信品质....................................................8
(三)、单位内部控制不严谨,稽核制度不完善,单位负责人素质低........................................8
(四)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惩罚力度不够............................................................................9
六、面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9
(一) 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学政策,提高思想觉悟........................................9
(二)完善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10
(三)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10
内 容 摘 要
会计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会计生存发展之本,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管理,崇尚伦理道德”是一种趋势,会计崇尚伦理道德,这是现代人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必然发展与要求。本文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和内容,以职业道德教育、修养及建设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我国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探讨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决策及措施。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内部控制 会计法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在会计行业里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最备受争议的,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日益发展壮大,是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行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本文着重研究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及其发展的背景,失范的原因及应对对策等。
一、国内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
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因为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所以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诚实的体现。
(一)、国外
会计是一个热门的经济行业。英国,作为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故乡。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的成立,宣告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了行业自律的管理体制。那时候,会计制度的发展还很单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英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建立起了一种法律授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行业管理体制,实现了从传统行业自律到现代行业自律的转变。例如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造假事件几乎轰动了全球的金融界,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记录,为安然公司连续出具长达16年审计报告的安达信事务所也随之倒闭,安达信作为全球五大事务所之一也会违背会计职业道德。2002年的世界通信公司丑闻事件,公司财务总监、审计官和总会计师采用虚假记账手段掩盖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虚构盈利增长以操控股价。这些都可以看出虽然美国作为经济强国,但还是有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这方面素质不高,在比较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制的约束下,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准则;谁违反了准则,谁就会被淘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需要不忘初心,以诚信为本,廉洁自律,坚持准则为原则对利益诱导不为所动。随着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社会责任也在不断改善与加强。
(二)、国内
我国【中国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在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会计行业也在法制制度上规范发展。1995年06月19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实现联合,开创了统一法律规范、统一执业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的行业发展新局面,为行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我国国内银广夏会计造假案,在1999和2000年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等手段,虚构利润7.45亿元,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2006年科龙电器造假案,利用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从会计造假案件中,我们得到很大的启示;要按时对公司的资产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更要关注公司资产的市场价格。现在全社会陷入某种“诚信恐慌症”,食品不安全,就出现了“特供食品产地”,救死扶伤都担心会被讹诈,于是常有撞死撞伤无人管这样让人心痛的事情发生,慈善机构集体被怀疑,各种“美美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对他人失去信任,这正是会计行业的现状,会计师行业鱼龙混杂,缺乏诚信,会计师队伍参差不齐。
二、关于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现状的理解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1、含义
朱镕基总理曾在国家会计学院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句话体现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内容。还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与强化服务。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会计职业领域的具体表现。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既有社会道德的共性,又有自身职业的特性它提出了会计人员应有的行为,已达到行为守则所规定的最低可行的标准,包括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责任和职业公正。
基本内容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是会计行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其要求主要是: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会计人员的操守主要包括社会或他人对会计职业的尊敬和会计人员对工作的珍爱。诚实守信是在从事会计工作是应该实事求是地做事,讲信用,信守诺言,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工作准则。其基本要求是: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廉洁自律是由会计职业特点决定的,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和行为准则。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工作,其实就是坚持依法办理会计事务。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要有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制度不断变化下适应和生存。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含义及表现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工作的要求,规定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下,还是出现了不少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事件,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乏或缺失。它的表现体现在:利益驱动,缺乏诚信;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薄弱,制约机构监督不够;财会人员知识不全,业务水平偏低等。
1、利益驱动,缺乏诚信。
会计人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妥协,违反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未能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这就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若会计人员能坚持准则,不被利益驱动,那样工作就没有了,所以会计人员在这方面上得不到两全,就只能助纣为虐了。据相关资料、新闻显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行贿受贿、贪污、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公款私用等,这些大多都是经过会计人员之手。还有发生在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业面临着“诚信危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牵出了相关的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大、涉及面之广令人惊心。这系列事件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会计行业部分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不高,受不住诱惑的现状,缺乏诚信的具体表现。
2、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薄弱,制约机构监督不够。
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制观念的不熟悉,不少会计人员认为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不用学习会计法规,不用关注最新的法规制度等,没有敬业精神和缺乏职业理想,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关注;还有的对会计职业道德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对会计行业知识的模糊,似懂非懂;还有的根本就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在从事会计工作。这是现代社会中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的严重缺失。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会计制约机构监管力度不够,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如单位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但是这种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
3、财会人员知识不全,业务水平偏低。
在当代社会,会计行业人才辈出,但大多数都是初级职称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频繁了事,对会计知识和业务的不熟悉,对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轻视,专业技术能力差,职业胜任能力不够。有的会计人员一人负责有个公司的账务;或一人在同一公司担任多种职务,这样会使会计人员心有余力而不足,不能妥善完成工作,也违背了会计的回避制度。有的会计人员整天与财务打交道,每天到有大量的资金在指间流过,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非分之想,但大多数时候都在道德和法规的约束之下。但少数会计人员因为道德素质比较低,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这样主要表现在对会计账薄记录的不符,账证不符,账薄混乱,账账不符,账表不符等现象。社会在不断发展,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也在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作为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政策跟制度的变化,有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这样才能适应,不被社会淘汰。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联系及区别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1)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协调;2)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3)在地位上相互转换、相互吸收。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实施的重要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而最低要求。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1)性质不同,会计职业道德依靠的是会计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会计法律制度就相反了,它是有国家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他律性。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调整的是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调整的是外在行为,还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会计行为在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的同时也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但有的只是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而并没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3)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具体的、明确的形成文字的成文条例,而会计职业道德既有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其重要作用在于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意识之中,引导会计人员既能够实行自我监督、调整自身行为,也能够参与社会行为的调整过程。它包括职业道德观念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警示教育,可以通过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等途径事施。如会计人员在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后,从事会计工作,每年需要进行有组织、有形式的继续教育。1998年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规定了有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学时等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该准则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创造了条件。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较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会计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以新的《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并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会计人员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这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己。需要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要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会计法》立法宗旨的德治建设,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发挥财政部门的政府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是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通过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等途径实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采取自我修养与宣传、教育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共的作用,形成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是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转换为会计人员内在的职业道德品质,自我履行应尽的职业义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只有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减少会计信息的缺失,尽量避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
五、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是意大利但丁说的,能体现出道德的重要性。当今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企业间的激烈竞争,物质财富充裕令人欢欣鼓舞,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从而使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导致一些贪污舞弊,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等行为的泛滥。导致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有:
(一)、屈从领导的压力,职业道德被迫失范,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于上司跟下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控制权和管理权。有这种上下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在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而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的做假帐,相反做的话会使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受到很严重的损害甚至丢了饭碗,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造成的。
(二)、会计人员就业压力大,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诚信品质。
目前,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会计行业也是如此。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竞争较大,一不小心就会有能力更大,素质更高的人代替。有的单位领导就利用了会计人员害怕失业害怕打击报复的心理,强迫会计人员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为了保证稳定的收入,自身的前途,抛弃了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违反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甚至触犯了法律。
(三)、单位内部控制不严谨,稽核制度不完善,单位负责人素质低。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稽核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内部对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公司企业流程运作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信,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稽核制度。单位中各部们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模糊会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单位领导者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发生会计信息失真单位负责人难辞其咎,如果单位负责人能够把好财务收支关口,不偏私,不滥用职权,或许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四)、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惩罚力度不够。
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明确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应承担的责任,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法制不健全,会计机构监督执法不严,因此,在单位相应的管理制度方面应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否有违法行为作为考核各层领导者业绩的重要内容,并实行会计信息质量一票否决制。
六、面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法规的不断变化,企业类型多样化,财会人员所维护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还涉及到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多方利益。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要在相应的法制变化下实施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总理关于讲政治的重要讲话,时刻关注时事,教育广大财会人员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人改革的大潮,不断适应新的政策,不要迷失方向。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才能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认真执行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爱岗敬业,依法办事,依法理财。
(二)、完善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
这是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主管人员等,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 ;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委托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单位应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对本职工作的尽责,不要越界处理,单位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每一个部门的配合,若有一个部门不完善工作,那就是一盘散沙。单位应按照《会计法》严格要求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保密性,会计人员应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每一个会计部门都是息息相关,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单位应该加强每个部门的管理,管理好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才能发挥监督的作用。
(三)、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法制就是必须建立健全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已于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代理记帐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相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我国财政部门应该严格履行《会计法》的职责,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发现有违法会计行为,应当客观公正,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做得目的是,可以给其他会计人员警示,强化道德意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也是非常之重要的,如果领导能够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不偏私,不滥用职权;并且会计人员能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将会渐渐走出两难的境地,会计人员的诚信度也会渐渐的提高。应将客观公正、从分披露、忠于职守等共有的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进而促进职业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个体行为在对职业道德文化的认同与归属之下得到有效的约束与提升。因为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并不单单是会计人员,而是需要单位领导、负责人等多方面来共同并且不断地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富乾,《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杨良超,《试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
3、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辽宁教育会计通讯,2000.
4、徐立新,《论会计诚信建设》. 中国集体经济, 2000.
5、卢德湖,《会计诚信缺失及对策》. 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
6、付桂英.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
7、郭晓玲.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J]. 青海师专学报, 2006.
8、陈天安. 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思考[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
9、曾广炜.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J]. 现代会计, 2009, (04) .
10、 莫琳. 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J]. 现代会计, 2005,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