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金融论文资料|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国贸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电子商务|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金融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营销论文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微信集赞换论文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XCLW171746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其在我国的发展……………………………1 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1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1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现状……………………………………………………2 2.1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2 2.2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实施应用的现状…………………………………………2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 3.1会计电算会中存在的问题………………………………………………………3 3.2 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3 3.3缺乏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士……………………………………………3 3.4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3 3.5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3 3.6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3 3.7会计电算化重视财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3 四. 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4 4.1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4 4.2管理者要加强对电算化的重视 ……………………………………4 4.3加快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步伐…………………………………4 4.4加强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4 4.5加快电算化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建设 …………………………………4
内 容 摘 要
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技术代替手工记账的基本形式。市场经济的高速,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务日趋活跃,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但会计电算化管理人仍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辩证地了解新形势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客观地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探求其原,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企业现状 内部控制

 一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其在我国的发展
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是 1981 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将现代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具体地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电算化的含义得到进一步的引伸与发展。它不仅涉及到会计核算,而且涉及到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等会计工作。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含义,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企业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处理会计信息的方法;也有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利用电子数据处理方式,实现对会计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各种加工处理自动化的一种会计。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计算机技术用于会计工作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的人机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开发平台与技术的变化过程,可以大体上将我国会计电算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与定点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 
在这一时期的定点开发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应用单位并不完全了解计算机技术,也不能全面描述自己的业务需求。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组成的开发组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第二阶段:第一批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在这期间开发出的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是以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和减轻会计人员的记账工作量为目标,一般人们称之为“核算型”会计电算化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生成、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各模块可以独立运行,模块之间在结构关系是松散的,不能称之为一个系统整体,未能解决数据重复录入和数据一致性控制机制等问题。
  第三阶段: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不断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由于在第一批商品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阶段从一开始就进行规范化总体设计,并在功能上做了较大调整,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账务处理、资金管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采购与应付账款、销售与应收账款、库存管理等。
  第四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末至今)。这一时期推出的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限于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而且要对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一体化、集成化管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现状
2.1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人类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质改革的突破口。从总体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记账像电脑会计记账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都广泛应用会计软件,实现了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以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2.2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实施应用的现状
企业会计电算化基本普及,它不仅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还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但是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一些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由于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将我国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三.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3.1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工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内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先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3.2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做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岁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完全意识比较淡漠。
3.3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士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对财务人员已经提出了新挑战,即必须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准确地掌握。目前,各专业院校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际财务工作岗位上,一些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的业务比较熟悉,分析能力较强,但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生疏,没有必须的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而年轻的财务人员计算机操作得心应手,而分析,决策能力相对差。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应对日益复杂的财务处理,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了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但实际操作会遇到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能灵活运用会计软件满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应知应会范围的东西,只能找软件的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或是一窍不通,双方不能很好的配合,这也是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要使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3.4 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信息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绝对机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不够重视,计算机遭遇软硬件故障、死机等情况下,随机备份不及时,丢失大量会计数据。其次,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不强,财务软件中不设置操作权限遭受黑客攻击,造成会计信息资源的损失。没有专人负责企业信息也会造成自然或是人为损坏。 
3.5会计电算化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 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制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即使是同一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还不能做到信息的完全共享,这就使得现有的财务信息单一,滞后而且缺乏前瞻性。同时,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一会计魏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审计署从审计这个角度非常关注会计软件数据接口的标准化问题,因为,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在审计会计系统时无法查账,数据读不出来,审计现代化就无法进行。
3.6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没有严密的基础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在人员分工上,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没有严格权限限制措施,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篡改数据留下隐患。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十分不完善,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其次,从档案资料的管理上,许多单位对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导致不少的会计档案被认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一直造成企业财务信息泄密。
 3.7 会计电算化重视财务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与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手工会计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的影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大多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就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还停留在记账、算账的水平上,并没有应用到企业全面管理活动中,也可以说会计软件只是实现了它的会计功能,并没有实现它的管理预测和分析功能。 
 四. 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4.1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效实施的前提,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地内控环境,做到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安全、保密原则、内部防范的原则,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定期杀毒制度;电子档案的管理等。
 
4.2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   
单位领导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的程度,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建设投入力度,及时更新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加强对财务人员对软件使用的培训,这样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4.3 加快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步伐  
 我国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要不懈努力,锐意进取,采取各种方法、政策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并使之日益成熟完善。而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弊端,我觉得应该用一下几点来解决。首先要增强电算化意识,才能能够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该意识到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可以为决策更好的服务,而且还应该看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发展日新月异,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机很好的协调,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该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为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4.4 加强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善,应该选择适合算化培训等建章制度标准化,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和保证会计软件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明确会计人员职责,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是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监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完整的行使自己的权限以达到会计内部监控。
 
4.5 加快电算化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建设 中小企业的电算化软件的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首先要加强会计数据的保护,确保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其次要确保操作人员职能的控制,除了要设置用户权限、用户口令外,在一些重要部门还应考虑声音监测、指纹辨识等高科技手段。要实行专机专管,对数据定期手工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实行定期更换。
总之,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也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观念与理论,为财务人员提供了众多机遇,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理论和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使会计电算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红星,刘玉香. 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财经(学术版), 2009,(12)
 [2] 樊林荣.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07) .
[3] 鞠花,王久祥.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机械职业教育, 2010,(08) .
[4]陈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探讨[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112-112 
[5]王春萍.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M].商场现代化.2007(08S).392-393. 
[6] 黄红星,刘玉香. 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 2009,(12) . 
[7]丁丽娜.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问题研究[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3).
[8]黄秋涛.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发展[M].集团经研究.2007(11Z).-69-7.
[9] 魏庆辉.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09) .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下一篇:钻井行业成本比较研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会计 电算化 企业 现状 分析 【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