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的执业行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如何加强对职业道德的监督展开论述。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独立、监督
【正文】:
中国加入了WTO,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WTO的成员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待于不断发现、不断解决,在遵守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色不断规范和完善。在会计领域中,随着会计理论与国际接轨和国际交往的加强,会计政策、会计准则不仅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而且还是衡量会计活动的标尺。当前,在整顿和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指出:“道德的力量十分重要,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都有其局限性,两种调节互补之后仍会留下一部分空白,这个空白只能依靠道德调节来发挥作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活动,但法律法规作为一种“硬件”是难以包容所有方面,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政府调节过程中,职业道德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建立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实现对市场行为的有效约束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注册会计师作为公共会计实务审计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当前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为了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威信,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加强职业风纪,各国大多制定了职业道德规范,用来约束和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本文阐述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建设的一些认识。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对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解释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这是比较笼统的解释。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中介行业,决定了其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其行业特殊性表现在:
(一)、与其他公共职业不同,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面对社会公众的,它的受益人并不仅仅是委托人,而实际上是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相关利益机构、团体和个人,即社会公众,是一种“一对多”的服务,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与其他职业所提供的“一对一”、对象确定的服务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一种公开性的服务,即其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昭示其工作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与评价;而其他职业一般提供的是私人服务,无须或不能对社会公众公示其服务结果,只接受委托人的监督与评价。
(三)、注册会计师不能直接从其实际服务的对象身上获取报酬,只能从公众利益的代理人——委托人处取得报酬,但却要向社会公众对自己的服务结果承担责任。其收入是显性的、明确的,而面临的风险却是隐性的、无法估量的,收益与风险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而其他公众职业由于面对着确定的服务对象,不仅收益是确定的,而且风险与责任也是可以预见的,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内涵的特殊性。由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面对社会公众的、公开的、风险不确定的服务,因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应涵盖以上特性的要求。具体来说,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应该包含品德、责任和业务技术等三方面的内容,品德即注册会计师应以信为本,坚持原则,遵守法纪:责任方面,注册会计师应该牢记自己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本着为社会公众利益负责的态度开展审计工作,坚持依法审计、按规章制度操作,按原则制度处理;业务技术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精通业务,熟练掌握工作方法,充分运用有关技术,提供准确、高效的优质服务。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注册并执行独立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独立、公正、客观执行业务,受法律保护。”这一规定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性质,引出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即:独立、客观、公正和廉洁。“独立、客观”是注册会计师社会责任的必然体现,也是注册会计师“公正”服务的前提条件:业务技术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而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素质与道德品质则是实现注册会计师“公正和廉洁”的根本保障。三个方面融会贯通,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性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要求,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执业纪律、执业能力、知识技能、执行工作规则和专业标准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职业道德守则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注册会计师从事业务活动的行为规范。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