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目前,全国1200 多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到10%;全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中,大部分是刚刚迈出校
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企业现有的中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再加上
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会计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困难。
4.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滞后。管理会计中应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手工计算需要耗费大
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运用电子计算机,就可以彻底突破人工计算对计算复杂问题产生的限
制,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然而,现阶段,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存在的一个
问题就是重核算、轻管理,其应用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
前预测的能力。此外,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相对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应用缓慢。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1.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我国管理会计没有形成严密、完整、有效的理论体系,
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其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可操作性差。现行管理会计教科书
中引进了大量的数学方法与模型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列示的方法与技术,大部分为定量分析方法,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主要片面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而实践中经营决策者面临着十分复杂的非经济的多种因素外界环境和多种因素,往往不是数学模型所能描绘的。对管理会计的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都只注重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忽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致使许多会计人员认为,管理会计只有理论上的传授,距离实际尚远,很深奥、很难学,应用价值有限,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2.研究领域相对狭隘。传统管理会计研究领域一般仅限于企业内部,而现阶段市场竞争
十分激烈,企业既要重视内部信息,又要重视外部市场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而管理会计只注重通过控制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没有联系企业所在行业以及竞争
者的成本来分析找出自身的成本优劣,更未触及企业如何在产品市场上取得有利的竞争地
位,忽视决策信息的提供,尤其缺乏考虑企业战略性决策信息的需要,也没有立足长远来分
析问题。因此传统的管理会计无论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三、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对策
1、 正确理解管理会计的性质特征
以泰罗制为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起点。但仅此一项还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管理会计。现代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是和“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直接相联系的。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正是现代管理科学适应新的情况提出来的企业管理的新的理论指导方针,并由此促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从此以后,管理会计的重心转移到了决策与控制,即如何解决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在一项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中,从时间上讲管理会计的运用先于成本会计的应用。往往是先通过管理会计搜集有关信息,以决策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然后才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管理会计源于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但重心不在于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而在于通过成本核算,搜集成本资料,进行成本分析与决策。成本会计重心首要任务在于进行产品成本积累、产品成本计算,以及运用何种程序成本积累方能达到最大精确值。成本会计也要实施成
本控制,但它只能是在既定产品项目上的成本控制。现代管理会计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方面都不同于本世纪初所建立的标准成本系统,它的发展已围绕着企业经营决策及强化内部控制这个中心。所以从空间范围上讲,管理会计!战略"范围远远大于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范围。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资料来源,成本会计又是管理会计目标既定之下的具体成本项目的成本控制,它服从于管理会计所体现的战略决策,是管理会计的体现、贯彻与落实。
2、 正确处理实务与理论脱节问题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