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本系统模拟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图书的管理、借阅、分类、读者信息的管理、读者借阅图书记录,以及管理员信息管理和权限的维护。本系统中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的网络形式实现的,即所有功能都是远程操作的,并且可以实现多用户操作。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化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应用领域。尤其是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发展迅猛,应用广泛。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也由传统的开发方式发展为网络环境的开发模式。因此,为了能够实现远程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开发了图书馆的C/S模式管理系统,来实现一系列的管理及操作。
它既方便实现远程管理借阅图书,且也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重复利用性。例如,当数据库某些表的结构发生更改时,只需要修改服务器端的程序即可,客户端的程序可以继续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多用户只需修改服务器端的程序即可,客户端的程序可以继续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多用户系统来说,这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去给予所有客户端安装更改的程序。
摘 要
本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数据库操作应用系统。由于数据库的一些操作全部在服务器端实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的管理、借阅、分类,读者信息的管理,读者借阅图书记录,以及管理员信息管理和权限的维护。
在编程技术上,本系统所采用的编程软件是Visual Basic 6.0,以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 2000作为系统的后台操作,数据库操作方面以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和SQL语言为主。网络通讯方面主要用Winsock控件开发TCP/IP程序。
[关键字]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Visual Basic 6.0、Microsoft Access 2000 、Winsock控件
系统概述
1.1系统功能介绍
本系统主要是使用Visual Basic来进行远程的网络化数据库操作。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的管理、借阅、分类,读者信息的管理,读者借阅图书记录,以及管理员信息管理和权限的维护。本图书馆管理系统分为两部分,即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主要完成的功能有:
① 读者信息管理:即管理和维护读者的各项数据信息,包括读者ID、姓名、读者类型、已借图书数、是否有超期欠款及该读者是否有效。其中读者类型分为3类:本科生(借书5本,借期1月),类型代码1;研究生(借书8本,借期2月),类型代码2;教师(借书10本,借期2月),类型代码3。当超期欠款大于3.00元时,读者将不能继续借阅图书。当读者离校被删除时,读者被设为无效,也将不能再借阅图书。允许高级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添加、删除和查询读者信息。
② 图书信息管理:即管理和维护图书的各项数据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号、出版日期、图书类别号及是否在库等信息。允许高级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添加图书信息和查询图书信息。
③ 图书类别管理:即管理和维护图书类别数据,主要有类别号和类别名两项。允许高级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添加图书类别信息和查询图书类别信息。
④ 借阅和归还管理:即管理和维护图书借阅、归还及读者的缴纳超期限欠款等信息。包括读者所借阅的图书号、借阅日期、应该归还的日期、实际归还的日期及超期欠款数等数据。主要功能有图书借阅、归还和缴纳罚款3项功能。
⑤ 管理员管理:即管理和维护管理员的各项数据信息,包括ID、姓名、密码和管理员类型。主要有添加、删除和查询管理员信息等3项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执行上述命令。
⑥ 管理员权限管理:按照数据表里的记录来确定管理员的权限,并允许其执行功能。这里定义了3种管理员权限类型,第1种是普通管理员,代码2,只能登记图书借阅和归还信息,查看图书类别和图书信息;第2种是高级管理员,代码1,除了普通管理员的权限,还能添加新的图书资料和图书类别资料,管理读者信息(添加、删除和查询);第3种是系统管理员,代码0,能够执行任何命令,除了高级管理员的权限,还能够执行管理员管理命令(如添加 新管理员、删除和查询管理 员信息等)。
⑦ 图书借阅统计:可以查询图书借阅统计排行,方便用户了解图书借阅情况。
服务器端的客户端管理:主要是管理和显示连接到服务器的客户端的数量、使用客户端的管理员ID及网络连接状态等。
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思想
本系统要求数据库能够在网上实现图书借阅记录、图书信息管理、读者管理和管理员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能够让用户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和图书的一些具体信息,如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其次本系统还应具有网上的功能,使读者能够通过管理员在网上实现借阅、归还图书和缴纳罚款等功能。另外,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各种资料进行管理,比如,对图书信息数据和图书类别信息数据进行维护,对读者资料数据进行维护,包括读者ID、姓名、读者类型等数据,以及对管理员数据进行维护,包括管理员ID、姓名、密码、管理员类型等数据。
1. 系统总体执行过程
首先需要打开服务器端,然后用户从远程客户端登录系统。服务器收到登录命令后需在已有的管理员资料库中读出管理员ID和密码,然后检验此密码和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一致。
当用户登录成功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正确地填写好各界面的相关数据后,客户端就会向服务器端发送命令,然后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写入或读出或修改,最后返回操作结果或查询的数据。具体的总体执行过程如下图(1)所示 。
客户端 服务器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图(1)——系统总体执行过程
数据要求
系统首先必须维护一个记录图书详细资料的数据表,程序能对该表进行写入和读出数据的操作。相应的,对于图书资料数据表中的图书分类还必须有一个数据表,并且能允许管理员添加信息和查询图书类别。接着,系统还要维护读者信息,则系统还需要管理并记录读者详细信息的数据表,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和查看数据表,该表还记录读者的借阅情况,系统通过该表判断读者是否满足借书条件(比如借书数是否已满,该读者是否有效等)。而对于每一次借阅归还操作,系统还必须建立一个记录图书借阅信息的数据表,主要包括借阅的图书号、借阅和归还时间等,并能按照读者类型计算借阅图书应归还日期,再判断并记录该次借阅是否超期等信息。系统还要维护一个管理员信息数据表,记录管理员的详细资料,以检验管理员登录,管理管理员的权限等。
2.2 系统结构设计
该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只有一个主界面,且连接到数据库。客户端的主不仅由主界面,而且还有图书借阅操作、读者管理等多个子界面组成。但是客户端是无数据库。所以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进行处理。下面图(2)是具体的系统结构设计图:
图(2)—— 系统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