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数据的采集是质量信息化的基础内容,在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与质量直接相关的信息有很多种,包括外购件及原材料的检验数据、动力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各零部件的批次信息和质量表现、动力电池在各个工站的性能测试数据、终端客户的装车情况和使用评价等。另外,还包括了一些间接的质量数据,例如,在产线流水生成中,为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要实时监控产线中设备运行参数及工装工具的使用状态数据等。从整个动力电池质量控制方面来看,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有很多种,有数值型,如零部件的尺寸数据、来料批次等,也有结果型数据,如产品质量合格与否、质量表现好与坏、生产状态正常与不正常等。目前大多数制造型企业的数据收集方式还是以手工采集为主,部分工站采用半自动化的采集,还没有达到自动化的高度。主要问题在于企业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部门与部门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部门与车间之间的数据采集要求、内容、格式等也不统一,使得采集的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全面、不一致和失效等问题,难以将零散的质量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无法让数据发挥出统计分析的作用。
2、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较弱
将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才能使数据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是进行质量控制与提升的主要依据。在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及时且高效地对各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当前主要和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还展现出年度质量管理水平,能为企业质量管理的走势和未来质量提升方向提供数据支撑。当前大多数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质量数据分析不足、数据利用能力较低,缺乏对竞争对手质量数据的了解,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难以共享;再者,动力电池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中存在着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能力低等问题,让动力电池企业在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上无法得到持续有效的改进和提高;最后,质量信息分析方式简陋,使用单位的相关质量分析数据准确率不高,无法让企业真正准确的掌握相关质量成本,无法提出有效的指导质量改进方案。
3、质量信息传递与共享范围较窄
数据传递的及时性与共享速度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数据的传递需要能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条统一的质量监控系统,保障质量数据能够及时传递到企业所有相关部门,并能有效反馈。另外,各部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改善后,应以案例的形式建立可全企业共享的经验积累库,从企业的高度对质量总结进行系统管理,让企业内所有的员工可以共享前辈的经验积累,利用这些经验积累提前预防后续质量设计中的问题。当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这种意识,未从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去考虑质量信息积累和传递,大部分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脱节和滞后的情况,从而使一些质量问题重复发生。例如,在新产品前期开发设计中验证不充分,不能从类似开发项目中吸取经验,本身设计经验又不足,导致在产品发生批量事故的风险大大增高,只能在批量生产中不断改进,通过数量换取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
四、动力电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和功能设计
1、质量信息管理说明:质量信息管理包含有售前管理,比如供应商质量管理、进货检验管理、制造过程控制;以及售后服务,比如动力电池的零公里质量表现、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端的质量管理、产品的质量改善管理等;还包括动力电池先期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以及企业质量体系管理等。
2、质量信息管理要求:质量系统需具备机动、有效、灵活、开放的特点,能统一管理权限,进行工作流管理、表单定义、报表开发等关键功能。兼容各种算法,可以与P D M、E R P、M E S、S C M、O A等系统进行充分集成,并能实现系统单点登录。同时,建立统一的过程故障模式经验库,定义故障代码、故障名称、故障描述、故障图片等,对于系统中没有定义的故障,可以有添加功能;整个系统由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维护。
3、质量信息管理的输入方式:作业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设备等方式收集质量管理信息,并作为质量控制点信息的主要来源纳入质量管理系统进行收集、分类整理、以及储存。
4、质量信息管理的应用:各使用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登陆,查询相关信息;系统可根据储存的信息生产相应的统计分析报表、图表等,供使用部门直接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部门可以根据系统导出的历史缺陷记录,针对产品类型记录失效模式分类,对失效后果、失效起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经验库的形式进行追溯和参照。同时其他系统也能做到与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兼容。比如能与ERP收集系统对接,接收产品检验需求,反馈产品检验结果,接收生产计划,记录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等;或是与SRM系统接口,做到供应商信息交换等功能。
五、动力电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架构模型
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架构模型的关键,主要是系统算法支撑逻辑,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过程监控预警,如图所示:
1、系统算法支撑逻辑
系统算法支撑逻辑主要是用算法逻辑来指导系统运算逻辑,包含了用户登录、权限分配、工作流程管理、任务分解等基本业务的运算逻辑,以及质量算法、图形分析库等基本分析工具。这些内容是让终端能有效使用的基础,算法技术支撑平台的成熟程度决定了系统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及客户使用的便捷性、灵活度。
2、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收集功能主要解决过程质量数据采集问题,从质量功能阶段来分,可以分为供应商审核、IQC检验、过程首检、品质抽检、生产全检、电池包成品入库检验、电池系统出货检验等模块。从数据来源来看,可以分为品质检验录入、生产或品质集中录入、DCC系统自动采集等方式。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高效的把质量数据收集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以实现系统后续的统计分析、监控预警功能。这个系统运行的关键以及基础就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3、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系统的统计分析主要在平台中提供各种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统计过程控制分析、过程能力分析、QC七大手法等质量控制方法以各种运算结果的方式呈现,以及将各类统计分析以统计报告的方式进行呈现。系统的这个功能,主要是运用算法实现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把基础的数据信息快速地转化成直观的图形报表。
4、系统进行监控预警
信息系统收集数据后进行数据监控预警是实现质量控制实时反应的重要工具。系统将供应链中的质量数据实时录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预先设定阀门值,当录入数据超出阀门值时,系统在第一时间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目视化等方式发送到对应责任窗口。这使得当供应链中出现计划决策外的异常数据时,对应窗口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预警信息,并能及时地发出纠正指令,同时也能给质量负责人发出预警信息,让其能快速调配资源进行解决,防止质量问题的批量化。
六、总结
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其实是通过多种逻辑算法,通过网络平台方式建立完善的质量数据管理体系,并在嘻嘻管理系统中,通过各种算法的分析处理,以网络自动反馈平台的方式展示质量信息,达到控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实现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在质量管理走入新纪元的现在,我们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让质量信息系统能在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的全过程中发挥更出色的作用。
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在动力电池企业的运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