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网络安全构建关键技术的对外依赖度高是我国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重要缺陷。特别是操作系统、关键芯片和硬盘等技术的滞后,是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要想突破这一瓶颈,我国必须成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建立良好的政策,培养有潜力的研发人员,尽可能多的设计和开发属于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的硬、软件。以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安全中有突出成果的是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此外,“双证书”与“双中心”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子商务中,加上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为我国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加快培养高素质信息安全人才
信息安全从来就不单纯是一项技术、 一个产品的安全,而是信息、设施、网络与人的高度综合的安全,人永远是信息安全最为核心的要素,在法律法规制度提供保障下, 人和技术的辩证统一是信息安全的根本解决之道。 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结构、 质量等因素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水平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和造就大批信息安全领域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构筑信息安全体系的智力基础。
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信息通信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是当今时代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信息通信技术贯穿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形成全球信息系统,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社会文化等,以及整个国际安全与稳定体系。 信息通信技术和当代威胁与挑战具有跨国性质, 必须通过双边、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合作,加大各国保障信息安全的力度。 只有各国采取协调一致和互补措施,才能有效应对当代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威胁。 要本着谋求合作、求同存异的态度,立足我国国情,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网络信息合作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共同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共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比如跨国网络犯罪、垃圾邮件、不良信息治理等。 在我国信息技术等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情况下, 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以维护我国信息和网络安全,维护信息网络的国际公平和正义。
信息安全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正常工作运作的基础,也是内部信息化工 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如何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安全的通信,在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同时,又极大地依靠网络提高工作效率,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值,成为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安全系统的保障能力是 21 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努力构建一个建立在自主研究开发基础之上的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国家信息安全体系,以有效地保障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如密码学、传输协议、集成芯片技术、安全监控管理及检测攻击与评估等一切相关科技的最新成果的支持。
在国际舞台上,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也极有可能成为某种新的贸易壁垒。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并且会进一步加速。在国际贸易层面上,随着新加入欧盟的国家逐步达到欧盟指令的要求,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完全有可能根据对第三国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判断,对个人信息的跨国流动做出单方面的限制,进而影响到整个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尽管美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与欧盟有不同的看法,并且,美国正尽量利用其影响力在诸如经合组织、APEC等框架内推行其理念,但是,最终效果现在尚难预料。无论如何,一个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不健全的国家肯定会在国际人权与国际贸易两方面腹背受敌,受到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打压。
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的防护是很重要的,虽然目前有很多的安全软件的产品,例如像是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技术方面的维护,相对来讲光靠技术方面的维护也是不够的,由于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防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使网络技术能够跟好的为人们服务。
信息安全现状分析及保护策略(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