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B/S模式实时评教系统是以学分制学生选课系统为数据基础,采用先进的ASP动态网页技术开发而成的网上评教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传统评教模式的缺陷,突出了交互性、实时性、有效性和人性化等特点。
首先,我们为该系统设计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考评项目进行细化,使之准确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其次,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可随时登陆评教网站修改自己的评教数据。教师可以随时登陆评教网站,查阅学生对自己的详细评价信息。保证了评教的时效性。
第三,学生评教的数据直接取学生的学籍信息,且学生至少要对当学期所学全部课程评教一次,否则,将失去查询成绩的资格。
第四,该系统采用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学生评教的中间数据只有教师本人和个别领导可以查阅,且查阅的只是统计结果,看不到学生个人信息。
本系统实现了以下主要功能:1.自动生成问卷;2.抽取现有问卷;3.用户管理;4.数据库管理;5.数据统计。
关键词:ASP;Web数据库;B/S;HTML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II
前言 1
第1章 简述 12
1.1 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的架构分析 12
1.1.1 传统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架构 12
1.1.2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及其Web应用模式 13
1.2 使用技术 15
1.2.1 数据库系统设计 15
1.2.2 Web应用技术概述 16
1.2.3 ASP技术——本系统主要技术基础 17
第2章 需求分析 12
2.1 对学生评教的几点思考 12
2.2 开发网上评教的必要性 12
第3章 可行性研究 12
3.1 引言 12
3.2 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12
3.3 开发工具选择 12
3.4 技术可行性分析 13
第4章 总体设计阶段 14
4.1 系统的体系结构 14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5
4.2.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 15
4.2.2 项目组成模块流程图 16
第5章 项目组成模块及其基本功能的实现 17
5.1 终端(学生进行评估)模块 17
5.2 评估计算模块 17
5.3 查询模块 17
5.4 意见反馈模块 18
5.5 管理员模块 18
第6章 详细设计阶段 40
6.1 系统数据库设计 40
6.2 后台管理设计 42
6.2.1 主要代码设计 42
6.2.2 界面设计 56
第7章 ASP安全 40
第8章 开发总结 40
第9章 感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附录1 译文 43
附录2 原文 52
附录3 使用说明 59
前言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推进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及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制作了这个网上教学评估系统。
网上教学评估系统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要,是一个重要辅助办公管理工具。本系统遵循教育部的评估指标。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指导下以教学质量评估为重点。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评估,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各部门重视和支持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估工作本系统有着全面的优势:
(1)将教学评估终端在网上实现,学生在网上填写评估单,在线提交。省去传统的教务处收发评估单程序,节省宝贵的人力物力和期末时间。
(2)后台程序根据录入的数据进行计算,直接得到评估的结果。而不是现在的工作人员将学生填好的教学评估单按照教师、课程先分类,再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
(3)评估方法、评估项目可以灵活更换,得出的评估结果更客观、公正。这是在手工操作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简述
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的架构分析
最早的数据库应用是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对本机数据库进行操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人们对数据共享的需求,这种结构就显得力不从心。网络的出现给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需求,人们依据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功能划分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应用架构。
传统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架构
单机架构
最早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架构是单机架构。在这种架构下,所有应用程序都在本机运行,所有的数据也都保存在本机上。这种架构要求本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大的磁盘空间,以便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处理。单机架构是由个人维护本机,不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安全性高,数据处理效率高,但它无法实现各个计算机之间数据的共享。
工作站/服务器架构(W/S)
这种架构的特点是在服务器上保存数据,而在工作站上处理数据。所有工作站都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上,读取其上的数据,然后利用运行在工作站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最终将处理结果保存到服务器上,以供他人共享。在这种架构中,服务器只是起到一个数据存储的作用。
工作站/服务器架构的优点是容易配置,对硬件要求不高,特别是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不高,能够节省大量资金。工作站/服务器架构的缺点是数据处理的效率低,因为所有的数据都通过网络传输,增大了网络流量。另外,由于对数据的处理都在工作站上完成,所以工作站硬件的配置直接影响到数据处理效率。日后对硬件的升级上也会需要对多台工作站进行升级,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
客户机/服务器架构(C/S)
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的特点是由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指令,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均在服务器上进行。在服务器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后,将运算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用户就可以利用安装在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对结果进行二次处理。
这种架构与工作站/服务器架构相比,具有强壮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由于网络的作用仅限于发送操作指令和传送运算后的结果,因此数据的传输量很小,很少造成网络的拥挤和堵塞现象。此外,网络的应用局限于主机连接、文件和打印共享,因此对网络的带宽和延迟要求较低。
但由于C/S架构主要针对局域网的应用环境设计的,因此适合在企业内部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2/12
基于Web的网上评教系统(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