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建部件模型:用三维CAM软件在建模环境中完成零件的三维模型,或导入已经创
建好的三维模型。
2、 制订加工工艺规程: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进行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编
制,如完成切削用量、加工方式等工艺的编制,并调整成型工艺和模具结构,进行优化分
析。
3、 UG数控加工编程:利用UG CAM模块为模具零件进行加工编程。包括从创建程序组、
创建刀具组、设置加工工艺方法、创建操作到最后的生成刀具轨迹。
4、 加工仿真及后置处理:加工仿真对刀具路径轨迹进行模拟运行,同时将自动检查
IPW碰撞检查、过切检查等;使用NX/Post进行后置处理,将刀具路径生成适合指定机床的
NC代码。UG还提供了一个车间文档管理器,可以自动生产车间工艺文档并以各种格式进行
输出,包括数控程序中用到的刀具参数清单、操作次序、加工方法清单、切削参数清单。
第二章
模具结构零部件的普通机加工工艺设计
2.1 模具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在制造每副模具前,需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即根据模具结构设计图样和技术要求,合
理确定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加工机床;合理确定模具制造工艺顺序和流程,并以规定的
格式形成工艺文件。其目的为:使之能够指导制造工艺的全过程有序实施;使之能够控制
模具制造精度与质量,和模具制造周期与制造费用。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是指将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及其中各工序的内容,采用表格或卡片
形式规定下来的文件。制订工艺规程的依据是:模具结构设计图样及其制造技术要求和企
业所拥有的加工机床、工装,以及相关的工艺文件资料等企业资源。工艺规程中所包含的
内容有:
1) 模具及其零件;
2) 零件毛坯的选择与确定;
3) 工艺基准,及其选择与确定;
4) 设计、制订模具成型件制造工艺过程;
5) 设计、制订模具装配、试模工艺;
6) 确定工序的加工余量。
7) 计算、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
8) 选择、确定加工机床与工装;
9) 计算、确定工序、工步切削用量;
10) 计算、确定工时定额。
2.2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2.2.1 模具加工方法类型
模具的加工方法可分为铸造方法、切削加工方法和特种加工方法三大类。
铸造法主要有锌合金铸造、低熔点合金铸造、合成树脂浇注等。切削加工法包括普通
切削加床加工、精密切削机床加工、仿型铣床加工、雕刻机加工、图形显示仪、数控机床
加工。特种加工法有冷挤压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加工、电解加工、电解磨削、电铸、腐
蚀加工等。
通常由于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高,加工费用比较高,所以在模具的加工中,模架一般的
工件采用普通机床加工,这样可以降低加工成本,从而降低模具的最终成本。但是对于模
具的重要工件,例如:凹模、凸模、凹凸模固定板等。这些工件的材料硬度都很高,并且
要求精度也很高,所以这些零件一般采用数控加工中心来加工。
2.2.2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由于不同的零件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流程也不同,但是对于大多数模具来说,
基本的流程图如图 2.1 所示。
工件的零件图设计
毛坯的选择
工件结构与的加工工艺性
分析
机床的选择
切削参数设定
零件基准的设定
刀具的选择
加工工艺方式的确定
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零件
图 2.1 加工工艺流程图
2.3 支承板的普通机加工工艺设计
洗衣机盖注塑模采用复合式的标准模架,这样有很多零件就可以免去加工,既节省加
工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模具成本。
对此模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模具的零件大多可采用普通机床来加工,例如,定
模座板、动模座板、推板、推杆固定板和支承板等一些要求相对底的零件,我们采用普通
机床来加工。对于比较重要的型芯、型腔、型芯固定板、型腔固定板,我们就需要采用数
控机床来加工,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对于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我们在下章进行具体设计。对于普通机床加工的零件,将
以支承板为例进行工艺卡片的编制。
支承板的具体加工方案如下:(零件图见附件图纸 XYJJG-02)
平面粗、精加工:铣基准面 A,Φ 30_R1 立铣刀。
平面粗、精加工:铣工件的四周侧面,Φ 30_R1 立铣刀。
平面粗、精加工:铣上平面,保证厚度尺寸,表面粗糙度及平行度,Φ 30_R1 立
铣刀。
孔加工:钻 4 个 Φ 30 的通孔。
孔加工:钻 6 个 Φ 17.5 的通孔。
孔加工:钻 12 个 Φ 11.5 的通孔。
孔加工:钻 4 个 Φ 10 的通孔,铰孔到 Φ 12H7。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见图 2.2、2.3。
图 2.2 支承板加工工序卡 1
图 2.3 支承板加工工序卡 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9/9
洗衣机机盖注射模加工工艺设计及CAM模拟(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