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我们的设计中也应用到了枯山水。(见图六)我相信,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样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图六
三、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对项目实地考察和文献的查阅学习总结,并将其它博物馆的参观心得溶入于内,我们制定了本项目设计生态、适宜、安全、美观的几大目标,针对本区域比较复古破旧的现状与杭州及其现代景观设计要求进步的矛盾,我们拟采用古代经典元素与现代先进科技及其材料的合理搭配方法以求达到一种前卫又不失和谐的设计,并将美丽的传说细微突显。植物配置方面本着尽可能保持植物的多样性,合理合适原则。景观小品方面尽可能精致突出主题。整个设计最后呈现出一种和谐、合理、主题突出、环境美观的情景。让人们能感受到那种历史传说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我们的广场景观设计中充分的应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各个元素,虽然我们的设计并不是很完善,但是我们很大胆的去实践去利用。在今后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也应该将古典中国园林中的元素应用到各类设计当中去,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让我学到了很多。
四、致谢
感谢孟涛老师对我的细心教育和培养,他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孟涛老师的悉心指导。非常感谢孟涛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孟涛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对孟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大学里面教导过我的老师,他们不仅给我传授了基本的学习本领,还教会了我们一些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的品德。感谢浙江科技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感谢我的同学四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祝愿你们健康。
五、参考文献
(1)《生态园林文档续集》 园林杂志社
(2)《园林建筑须注重植物配置》作者:肖和忠 张玉兰 发表:广东建设报
(3)《色彩与现代景观》作者:沈实现 韩炳越 朱少琳 发表:《规划师》
(4)《.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作者: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 发表:中国园林
(5)《浅淡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作者:韩秀茹 何跃君 刘志成发表:《蓝天园林》
(6)《园林规划设计》作者:卢新海、杨祖达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7)《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作者:薛健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
(8)《设计结合自然》作者:(美)麦克哈格 芮经纬译
(9)《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王其钧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10)《西湖民间故事》 杭州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