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小品设计——以店埠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二)
1、景亭
本区内的景观建筑主要是亭,该亭建在在神仙岛中部,三面临水,一面是一条窄窄的圆路,与对岸相连。建在岛上的景亭,通过对视距的控制,可以在合适的地方见到水中的倒影,全部或局部。亭子以木材为结构营建,并在表面上进行饰面处理,整体以简洁、稳重、大方的形象出现,在绿色的背景下,在蓝天的映衬下,浑厚、坚实的亭子与植物的细腻、轻质,水的活跃、灵动,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相互融合,以达到统一、和谐。
亭子的顶面分为两部分:竹子和茅草构成。茅草是为了减轻亭顶的重量,避免给人造成强大的压抑感。亭子内还设有坐登,各方面的考虑使得该亭成为一处较为成功的小品,具有让人休息、赏景和被赏的功能,并具有为人遮风挡雨的作用。
2、园路
原生态景观休闲区有一条主路贯穿全程。主路通向神仙岛,基本由木制的景观桥、栈桥和栈道构成。部分主路和次路由卵石和青石汀步构成,这部分的路边侧石由石块和稍大的卵石垒砌形成,花草可在石缝中生长。主路采用以木材为主的原因有二;一、符合乡土文化景观设计原则的尊重自然和因地制宜原则。二、该区域是跨水区域,考虑该区域是由一岛组成,常年置于水中土质较松,园路适合采用架空式铺设,木材较易实现这一设想,再则木栈道的架空也有利于保护植物的生境。
园路将各个景致一一贯穿,成为连续景致。木栈道、栈桥的贯穿,曲折溪水的围合,跌水的跳跃,亭榭的隐现,竹林的隐径,水杉的成林、芦波的荡漾、加之凤尾竹的点缀。尊重自然和因地制宜设计原则的运用,让游客置身景观休闲区内,却有坐游艇观赏公园景致的兴致,让人充分肯定和加深肥东情节。
3、地面铺装:
铺装是景观设计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关键。安徽肥东县店埠河公园体现的是一种地方特色,为了不破坏这种文化特色,铺装以朴素雅致为设计风格,巧妙运用线条进行艺术处理,不但从视觉上有了动态的美感,还打破了铺装的生硬感。
用青石板错缝铺设,卵石镶嵌分割,局部由刻有肥东县人文历史的浮雕图纹点缀,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
(四)康乐运动休闲区
康乐运动休闲区的最南边是游艇码头,这是功能分区中较重要的一块。码头是一个重要的人流集散点,它需要一定量的空间。为避免由于空间的过大而破坏该地块的乡土文化氛围,设计时从曲线中吸取灵感,运用半圆形图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建筑和小品设施的设计是以“以人为本”这一设计理念来设计的。
1、建筑
在码头的边缘区域设置了更衣室、公共洗手间和景观廊架。本案在设计时,将此处的更衣室和公共洗手间外观设计为草屋茅舍形,木制的墙体和茅草的屋顶将其围合成适当尺度的私密空间,也将其完全容入到周边的环境中去。加之,儿童乐园中的巨石阵,形成了一个似分非分、似合非合自然人文景观。
2、小品设计
该公园中小品的设计多采用的是具有人文特色的,如垃圾桶、指示牌、坐凳、地灯等,运用的是属于当地和当地人,属于自然,不需要太多的奢华材质,只需要最传统的木制材质和最原始的石质材质,在细节上加以修饰就行了,如(图4-3)在木桩上镶嵌铁链,在体现粗犷的同时,也维护了这种寻常的乡土景观,结合周边环境和现代设计手法,对其进行设计。乡土材料和乡土形式的运用使重要的乡土景观元素发挥了其作用,充分展示、演绎了肥东浓郁的乡土文化景观。
(图4-1) (图4-2) (图4-3)
3、灯光照明
为了满足夜间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应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广场设置大功率灯柱场地照明。有了自然的月光,再加上精心布置的照明来呈现,园景就更赏心悦目。地面结合坐凳设置埋地灯,树林草坪设置一定的路灯、射树灯、草坪灯,散发出柔和的灯光,保证行走照明和景观需要。所有灯具均为统一规划设计(如图4-1),把古典的造型元素运用到灯具的设计当中,木质材料与石质材料的完美结合,保证与景观的和谐统一,体现乡土文化底蕴。
三、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园林小品方面还不是很完善,但适合当代环境特点,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满足当代人们美学要求、视觉心理、行为特点和心理要求的园林小品应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另外,由于处与新的要求、新的特点、新的环境之中,人们对园林小品的观念评价,形式美学评价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园林小品的时代感特性也是需要认真考虑地。
致 谢
本案的设计和本文的撰写交织进行,在循序渐进中经不断的指导、修改而完善;整个过程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的点滴形成我们两年学业的结晶。在整个过程中特别感谢宋晓青指导老师,从考察、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文档撰写到完成,历经数月之久。由于老师辛勤悉心的指导和宝贵的意见,才能使得本案的设计和本文的撰写顺利完成。感谢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和鼓励。
浅谈园林小品设计——以店埠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