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机房学生座次的合理优化
摘要:合理的优化安排学生在学校机房的座次,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本文从信息技术的主战场机房开始着手,在阐述机房学生电脑桌摆放的基础上,结合各校实际提出机房学生座次合理安排的方法及原则,探讨机房学生座次的优化安排。
关键词:机房 座次 优化 安排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化的新环境,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高中教学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一个前沿阵地,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其他各个方面。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日渐突出。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的主战场——机房,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座位的合理安排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座次的合理优化成了信息技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并非小事,信息技术老师能否做到公正公平、科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任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会影响到班级课堂及课后的管理,更会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这项工作应该做好,但常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笔者从执教以来就对机房学生座次进行各种方式的探索与尝试,借鉴常规科目课堂中学生的座次安排,按学生的高矮顺序编,按成绩好坏编,按视力好坏编,按性别差异编,按性格差异编……无论哪种编法,都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那么,到底怎么合理优化机房学生的座次安排呢?
首先,有必要探讨一下机房环境的特殊性。机房是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主战场,机房有计算机、电脑桌、交换机、电源等硬件设置,以及存在着诸如用电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合理安排座次之前我们必须要合理进行机房的安装与组建,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安排学生入座。
目前就各学校的实际状况而言,微机房电脑桌的摆放可以分为直列式与横排式。直列式摆放是指在教室中安排四列电脑桌,由若干张桌子相连组成一列,教师用电脑与服务器摆放在教室的最前面。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容易布线,把交换机放置在每一列的最前面即可,并把每个交换机串联起来。这样的优点是走线最省,且与走道交叉的线缆数量很少,电脑的电源线与键盘、鼠标线等都隐藏在电脑桌的后面,网线与电源线可以从相对的电脑桌下通过,并且能够被全部隐藏起来。显示器因为是相对放置的,不会因为学生好动而使其从桌子后面摔下来。不过,直列式摆放方式有一个不方便之处就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解时学生要把头扭过90°才行。横排式摆放是指所有的电脑都面向教室的黑板,几台相连的电脑桌平行于黑板排放,每排之间留有学生的座位和供通行的过道,在中间是一条较宽的走道。这种排列方式的优点是学生都面向教师而坐,授课非常方便。但是电脑桌的横排式摆放,会给布线带来不便。在这种摆放方式下,机房中的每一排网线与电源线都穿过过道,暴露在外面,容易被学生踩踏损坏。如果在机房中预先留有线槽的话,情况会好一些。而且这样摆放电脑桌的话,每一台机器的电源线、键盘鼠标线、连接在网卡上的网线,都暴露在电脑桌前面,从教室前面看过去,每一排机器前都垂挂很多线缆。此外,横排式摆放最大的弊端是,学生在就座时很容易绊到后面机器的连接线。由于布线复杂,所以机房的成本就提高了。横排式摆放方式适合于有较大空间的机房。
由此可见,由于机房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机房座次的安排也就不能完全照搬常规科目学生座次的安排,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对机房学生座次进行合理优化,因此,我们在安排学生座次时在根据学校机房的实际摆放方式进行合理安排。就目前大多数微机房结构及设置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整体划一原则。
我们要把每个机房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对机房学生进行整体安排。根据机房的实际人数与机房的座次进行优化安排,我们首先要对机房电脑桌进行编号,然后让学生按号入座,在机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整体统一的安排,这种编排方式比较简单,整个机房看上去井然有序,但是也存在着方式单一化的缺点,忽略了学生个性的特殊行。
二、性格互补原则。
针对中学生性格正处于成长期阶段,有相当的可塑性和变化空间。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可以起到性格互补的作用。客观地讲,各种性格各有其优缺点。相邻学生性格差异,会给他们带来优势互补的机会,有利于全体成员健康性格的养成。具体地讲,沉默寡言的同学,应配以大胆活跃的;敢想敢干的同学,应配以畏首畏尾的;心理浮躁的,应配以性格沉稳的。这样,将利于机房整体课堂氛围的活跃。
三、优劣互助原则。
由于家庭条件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信息技术课上表现较为明显,因此,我们要让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同学与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安排在一起。这样,部分学生有了做“小老师”、“老师的小助理”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起到帮带互助、取长补短的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强者的信心。实践证明,这种优劣互助原则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这种没有“代沟”式的沟通,省却了许多中间不必要的情感过渡环节。
四、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的原则。
在机房学生要进行各种活动,位置的安排要有利于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散到教室的各个部位以及不同小组,能造成小组与小组之间、同学之间良好的竞争的氛围。分组的用意在既竞争又合作上充分呈现,亦即组內成员彼此合作,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因此活动中引导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策略进行分组入座。
异质分组指各小组之间的力量较平等,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但不利的一面是:由于组内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是造成优生活动多其他学生旁听而活动少的现象。而同质分组是组内力量比较平等,能给中下水平的学生说话或展示的机会,但是随之出现了小组之间水平不一的新矛盾。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策略进行分组,既有利于形成可以相互比较的“小组共同体”,又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奠定了基础。
就笔者个人对机房座位安排的实践,认识到:将座位安排与分组竞争相结合,即提高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又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成长。
五、性别交错原则。
机房学习环境毕竟不同于在教室,学生的活动的自由性相对较强,即使是平时很守规矩的学生,在机房的表现也相当活跃。在教室中的原本老实的他在机房则看不到他的影子。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根据教室中的男、女生座次安排完全照搬在机房中。在以前我也曾安排男生和男生,女生与女生坐在一起,因为我认为这样方便管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种安排不适合机房。因为大多数男生信息技术能力相对比女生强,同样的知识点,男生能够掌握,女生却还知道如何下手。男生中即使有个别会的,因为男生活泼好动,一个男生会了,在他的指导下一排男生便会了。而女生这边,因为害羞又不好意思询问,知识点就遗漏的多,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中困难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少。恐惧感与失败感加强,机房成了男生的天堂,而女生则迟迟不愿来。因此,我们在安排时,一定要注意男女搭配,不要因为在机房轻松自由,担心他们早恋而强行分成半边天。
六、因材入座原则。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它的知识点具有章节独立特点,又有相互迁移的特性,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合理的进行座位的调整。比如在讲解综合类课程的时候,我采取的是自愿分组入座。相应的对策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一组,作业考查时一组共同制作一份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尤其是信息技术水平薄弱的学生,他们能够跟着班里的高手后面学到不少东西。为了防止那些水平不高的学生仅是跟在高手后面看而不作,在讲解章节操作类课程时,我会安排基础薄弱的在前面,水平高一点的在后面,这样,基础薄弱的就可以方便的得到老师的指导,而基础好的同学在后面即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自己小老师的优势,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
结束语
总之,学生座次的合理优化安排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安排座位的方法、原则也不是仅限于上述所述的几种,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对机房学生座次的安排进行合理优化,几个原则灵活采用,做到平时多留心学生每一节课的表现,课后多与学生交流,经常与班主任沟通,把机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整体提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每一个座位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对学生的座位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耐心与付出,让每一个座位都成为我们宝贵的“可再生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文异;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2]李艳;略论教室中座次安排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探索;2005(6).
[3]朱锋昌;无法逃避的尴尬;班主任之友;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