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教材具有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以《指导纲要》为依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着重从以下五点进行课堂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2)引导知识迁移,(3)提倡探索性学习,(4)重视知识的交叉应用,(5)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
如:在第10课《画矩形》这一课,进行了这样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看汽车展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汽车的图片,我们一起走进汽车的世界。
(2)展示各种汽车图片(点击课件)
(3)教师提问:这么多汽车漂亮吗?(师点击一辆大卡车)你们瞧,一辆载着许多货物的大卡车正向我们驶来,你能看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学生自由答题)
(4)小结过渡揭题:
①一辆汽车有这么多图形组成,你们想把它画出来吗?好,我们今天就来画一画。
②揭题:师点击,出示课题,用“矩形”工具画图形。
交待学习任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运用“矩形”和“圆角矩形”等工具画出你喜欢的汽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汽车的喜爱,利用图片进行展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为继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信息技术课列入小学生的综合实践的必修课程,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更快的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新教材的编写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新课改,新教材,新起点,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为新教材的实施尽一份力,共同探讨、研究,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
新课程香飘满园,新教材精彩纷呈,新起点自我挑战(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