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下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的思考(二)
如在四年级上册《名片DIY》教学生制作名片时,我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能够吸引小学生心里的名片,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一两种名片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再教授制作名片的技能、技巧,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势放在internet网上(也可以是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flash就可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用”这个字上来。
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数学课上经常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方法解决问题,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要求学生多方法、多途径去完成某一任务。如插入艺术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也可以利用插入→图片→艺术字,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又如在教学多张幻灯片的插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来尝试,如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右键,实现新幻灯片的插入,或单击插入→新幻灯片,等等。
信息技术课上的画图程序、金山画王等哪一个不是与美术学科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画图有关内容,在我们教学完画图中的有关工具的使用之后,在讲到综合方面,我们可以将美术课上的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过来。比如《缤纷花布》这是低年级美术教程中的一课,但也可以利用到计算机画图课程中。而且通过画花布的过程中,把画图中的所有工具都综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画图进行创作的能力。又如在金山画王中,缩放图片时要根据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来进行创作。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键盘指法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有关知识。小学生对英语这第二语言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因为三年级的他们是刚接触,而且小学的英语对他们要求并不高,相对而言学习兴趣非常浓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些素材,再添加一些他们熟悉的一些小动物的英文名称,让他们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把指法的规则了解清楚,并能熟悉每个键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设计实施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现实界的多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这样,人们根据现实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常常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 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和协调人的粗暴不满失落等情绪
信息素养下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的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