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定期课后开放实验室
课余时间在固定时间开放的实验室中,一方面满足部分动手能力差,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实验操作的学生,另一方面,满足学有余力的同学挑战更多更难的网络实验。
5、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除了满足普通机房的上机规则以外,还需体现实验室的一些管理方案。在课堂上,教师是总的管理者,实验分组后管理功能下放,每组由学生公开推选负责能干的同学担任组长,协助教师完成实验的考核和器材的发放、检查与整理。
五、可行的改进和调整
1、分层次的实验内容
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实验可以在普通高中开展,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的建立、管理与使用,网络安全实验,基本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已完成的实验教学体验说明,为推广实验,项目面向全体学生,难度不大,部分学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
课程改革提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发挥潜在的能力,让一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
现将实验项目分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基础实验,适合普通学生操作,要求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与实验相关的操作技巧和知识要点。B为提高实验,C为更高难度的选做实验,适合学有余力的同学或有网络研究倾向的感兴趣的同学,通常A类实验在传统行政班级正常授课进行,B、C类实验利用课上或课外的空余时间展开。组织感兴趣的同学形成研究小组,探究B、C类实验,并由这部分学生带动大多数人,逐渐将此类实验推广。实验的内容选择仍旧遵循实验项目确定的原则,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网络实用技能。实验分类如下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实验类别
1 板卡的拔插和故障排查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悉网卡等板卡的拔插方法,了解常见硬件故障的现象和简单排查方法。 A
2 认识网络传输介质 参观学校网络中心,了解网络构成,认识网卡、网线、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传输介质。 A
3 双绞线的制作 区分直通线和交叉线,掌握T568A和T568B标准双绞线的制作。 A
4 双机互连 选择适合的网络连接设备,实现软硬件设置,配置IP地址。 A
5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了解ping、……常用网络命令的作用并掌握其用法。 B
6 多机互连 了解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网络连接设备,配置TCP/IP属性,实现数据共享。 A
7 不同网络间互访 了解网关的作用,配置TCP/IP属性,实现数据共享。 A
8 局域网接入Internet 掌握DNS的作用和设置方法,了解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和使用技巧。 A
9 无线路由接入设置 配置无线路由,实现带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上网。 B
10 拨号上网及ADSL设置 掌握调制解调器的安装和使用,模拟家庭环境,设置ADSL拨号连接。 B
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 掌握Win2000或其他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 C
12 网卡的安装及调试 掌握网卡驱动的安装,协议的加载及IP地址的设置 B
13 IIS基本配置 正确安装IIS,并实现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管理 B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普通高中《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方案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