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
[摘要]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评价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评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评价应采取的主要方法以及实施评价过程中的体会等内容做一简单归纳总结与探讨阐述。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在课程中越来越重视评价对教学的作用。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个性发展水平等行为变化作出价值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活动(《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离不开评价,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具有反馈、调节、改进教育质量的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认识不足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虽然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信息技术目前没有成为中考、高考学科,这门功课不重要。忽视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未作为一项教学工作进行研究。
2、评价的重心偏离,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性的评价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之后,学生才能掌握信息技术。所以实践性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特性,因此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在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要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原理。目前,大多教育工作者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代替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由于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因而考试的结果是学生“知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所考试的许多内容是被肢解的知识片断,难于评价创造力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忽视了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3、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其他的评价方式
学得好不好,老师说了算。在过去,我们的教学评价基本上是以老师的评价作为唯一评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等内容,老师、学校、家长都很少去考虑。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评价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很难实现通过评价来达到新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健全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学业、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施中的应对措施
加强认识,转变传统评价观念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明确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新课改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注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后能否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因此,需要一种既适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又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新颖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