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以“教科版”教材为例(二)
B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材内容
1、定性分析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以下亮点:
(1)内容编排角度新颖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2)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联系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3)内容广、知识新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4)给教学活动额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1)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
①章节与页数
表1:各章页数一览表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加工 第六章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
各章页数 12 28 14 27 20 30 20
图2:各章所占版面比例
②章节与知识点数
表2:各章知识点分布情况表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加工 第六章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
知识点数 2 3 2 6 3 4 2
课时数 2 4 2 9 3 8 2
平均每课时知识点数 1 1.33 1 1.5 1 2 1
各章页数 12 28 14 27 20 30 20
平均每页时知识点数 0.17 0.14 0.14 0.33 0.15 0.27 0.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以“教科版”教材为例(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