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浅析(三)
但由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建国之初,中国监狱技与历史理念的残冗,物防、技防手段相对落后,中国监狱创建的指导思想性为节约开支,采取地理防范为主,监狱大多建于山中、湖畔等偏远地区,监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沿袭了封建时期的理念。因此中国监狱从人文环境来说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监狱的初创者们开荒拓地、拾废为宝,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创就了一番基业。然而正是在这片基业中,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环境封闭自守,已形成固有的人文环境,外来的理念与意识很难进入与融合。即使有少数人带有一些先进的理念补充进入,但由于后续知识培训的缺乏,先进理念的汲取无源,原有的一点点先进理念也由于时间的迁移而被监狱氛围所同化。加之国家政策对监狱警察子女的倾斜,现在监狱内的监狱人民警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为监狱人民警察子女的后代,这部分人相对知识层面低,与外界接触较少,其思维模式受老一辈拓荒者们的影响极大,以老经验老办法管理罪犯。在心理定式上,这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求变革,对外来知识的抵触较大,相对于社会的发展这部分人逐渐落伍,面对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的新形势、新要求出现适应困难症,为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错误认识的形成与发展准备了土壤,培育了温床。正是由于监狱地理人文上的特殊性,导致了监狱内部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更新的不循环,显现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落后性。
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的纠正对策和途径
上述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严重妨碍着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健康发展,如不能有效地加以克服和纠正,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也就无从谈起。为此迫切需要方方面面做出努力。从当前的监狱的现状来看,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完善罪犯教育改造的考核机制,让制度说话,以制度管人是矫正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的关键
构建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教育改造工作正常开展的根本保障,这也是监狱工作法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完善的制度是良好的机制的形成必须要有效保障。从当前监狱工作实际看,构建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显得日益紧迫。随着这几年的监狱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监狱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监管安定的重要基石。做为一名国家执行刑罚的执法者理应是教育改造罪犯的行家和专家,应该以教育改造罪犯作为已任,经常为罪犯的教育改造出点子、探路子、做样子,以自己的执法行为推动罪犯的教育改造。监狱各级领导应在思想认识到位的前提下,实施正确的决策指挥,切实加强对罪犯教育改造的实际工作考核,从而从制度上矫正教育改造工作认识上的误区。
(二)克服形式主义与官僚作风,发挥教育改造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是改变工作作风,克服教育改造认识误区的重要条件
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是一对孪生兄弟,形式主义是对付官僚主义的最好“良方”,形式主义又反过来滋长官僚主义。司法监狱系统各级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应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改变形式主义的考核方法,作为担负着为监狱决策者提供参考建议,组织指导、协调各项教育改造业务展开的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推动教育改造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监狱押犯构成的变化,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的老办法、老观念逐步落伍,面对新的形势,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谋求发展,切实有效地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要像抓监管安全和监狱经济一样,对教育改造提出切合实际的量化指标,形成完整而科学的考核指标结构。并将其与民警的工作实绩、提升晋级、奖金发放等切身利益挂钩,建立完善的利益促进机制,增强干警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克服部分民警在教育改造中的认识误区。
把准脉博,减少失误,重树教育改造的理念与信心。
作为监狱教育改造职能部门,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钻研和诠释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理论,将之与罪犯改造的现状和当前罪犯思想改造的实际相联系,找准当前罪犯教育改造中的薄弱环节,选准加强和改进的切入点,摸清当前罪犯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以及改造需求,从而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为基层把脉,使基层民警进一步地掌握教育改造工作台的主动权,避免认识失误而导致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的强化。其次,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做到实践与理论的无缝结合。从实践中总结规律,以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的教育改造方法做深、做细、做活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要坚持依法治监,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与使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开辟新的教育改造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将其与教育改造工作实践相结合,使理论不断升华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同时,新的理论也应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中,进行不断的论证与进化,使新的教育改造工作理论在实践中逐渐成熟。防止错误的理论诱导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的进一步深化。第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扎实开展教育改造工作,不等不靠,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改造新理念。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需要一定的场地、经费和师资相对不足,教育改造设施和机构大多只为装门面、树形象而在实际设置上不尽合理。挪用教育改造经费、挤占教育改造场地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巩固现有“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坚持原则,敢于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决不能放弃“阵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与设施,动脑筋,想办法,适时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点上工作的开展逐步以点带面,全面开花,以职能部门的实际工作,转变对教育改造工作的错误认识。
2.学运作,合理安排, 减少教育改造工作盲点,促使教育改造工作良性发展,破除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的心理定式
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在其工作中,要注重教育改造内容的适应性。由于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在现行的教育改造内容逐渐落后于时代,到了一个变革期。做为教育改造的职能部门必须剔除僵化教务的陈旧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中注入具有新的时代气息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使之丰富多彩,从而使教育改造的内容具有时代的适应性,尽量减少教育改造工作的盲点,克服教育改造工作的弱点,提升教育改造的质量,充分发挥教育改造作用,减少工学矛盾,使教育改造成果服务于监管与经济,通过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来改变在某些人思想上存在的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的“动力定型”。
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认识误区浅析(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