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二)
在授课安排上,一般情况下保健教师安排上集中式(多个行政班集中)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同时负责日常健康、心理咨询等;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科特点以分散式(必修自选系列模块形成的班级)展开健康教育。
四、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教师要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掌握安全健康的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外来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酒精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性行为、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变学生安全的旁观者为主动参与者。体育教师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总之,要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开展好健康教育,要靠大家来关注这个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华卫 窦丽:《美国爱达荷州健康教师标准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5期
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1
3 唐宏贵等 《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体育学刊》2004年第六期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