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数学教育平台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二)
四、创设数学教育情境,完善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依据学科特点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和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在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创设出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论证等数学教育教学情境,来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励大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驱动和促进其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其进取心、自信心,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和耐受挫折的心理品质。
2、依托课堂营造情境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因此,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大学生从教师的知识传授中,从关心和尊重中,体验教师的温暖与期望、鼓励和鼓舞,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求知的决心。大学生只有在融洽的课堂环境氛围中学习和钻研,他们才会敞开心灵的窗户,接受外来的信息,从而充分肯定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自主钻研的心理需求。
3、营造炼意志、激兴趣、讲合作的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求知兴趣与求学效果。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创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要挖掘大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与好奇心,消除数学课堂上填鸭式、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陋习,着重发展大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造性。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把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引进课堂,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想和观点的碰撞,让大学生尝试合作的乐趣,建立民主、尊重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让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苗凤华.搭建数学教育平台 提高高师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现代教育科学(高等研究),2006(6):149-150
搭建数学教育平台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