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校园的探索与实践(二)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中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质量要体现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调动和鼓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精心教学,创新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中去,为每一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形成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活力,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创造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师德和教风的不断优化。要想方设法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使每个人都心情舒畅,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学校一直坚持把提高学习质量的中心放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学校建章立制,出台了集体备课制度、上课管理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自习辅导制度,以制度来规范教学,并切实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学校把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及教法、学法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倡导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理念。(1)在教师角色方面,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在教学行为方面,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上,要尊重赞赏。在教学关系上要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3)在教师教法方面,提倡精讲多练。(4)在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为此每学期都开展中年教师的示范课活动、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活动和校级优质课大赛活动,多次举办教学论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教师们交流、学习搭建平台,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和谐成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还在教学上实行了三大举措:根据“木桶理论”狠抓落后生,根据“森森效益”狠抓学习纪律,根据人才需求,狠抓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实现了减负后成绩不下反而上的良好局面。
教育科研是和谐校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我校实施了科研兴校战略。具体措施有:(1)加大科研投入,建设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并为每个教研组配备了一台电脑。(2)在教学研究方面,成立了专门的教科研组织——教科室。教科室确定了“以研究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纵横结合,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实行“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科研管理方式,认真开展“研课—说课—讲课—评课”一体化活动。(3)定时研讨,及时总结。教科室每月组织一次教研组长例会,各教研组每周举行一次教研会议。会议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根据“发现—提出—筛选—归纳—研究—解决”的程序确定的课题,科学地开展研究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发现成功的经验、做法,立即推广。(4)建立“课案引领”的教研方式。即在教学实践中,以教研组为单位,把遇到的典型案例、教学实例进行整理,为教科研实验服务,用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使教研和科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5)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各课题组教师认真做好科研札记撰写和案例实录等工作。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团结和睦,和谐发展
1.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组织对个人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个人对组织,要多讲一点服从,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个人与个人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学会“修己以敬”。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教职工,大家常存前瞻之心,以大局为重,看得高一些,想得远一些。常存慈善之心,相互关爱,互相支持。常存满足之心,乐观积极,知足长乐。常存安静之心,光明磊落,心怀坦荡。常存和悦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一个更加团结和睦、文明进步的和谐校园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2.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郑重提出了“充满童心、规范言行、善待学生”的十不准的规定,即:不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冷落歧视学生,不当面指责学生,不粗暴制止学生言谈等等。科学的发展观要以人为本,对学校而言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变讲的好为学生学的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广大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视学生为子女、朋友,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全体教师对照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标准,努力塑造自身素质,争当学生喜欢的教师。学校多次评选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标兵,90%以上的教师被评为标兵。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师生关系大为改善,一个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形成。
创建和谐校园的探索与实践.赵忠良.教育探索,2007年第6期
创建和谐校园的探索与实践(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