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是“社会公众人物”和新闻媒介关注的“焦点人物”,他们在赛场上的精湛技艺或出色的表现被誉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反映和体现。一些体育明星被人们视为民族的英雄和骄傲,是广大青少年崇拜、模仿的对象。山西省沁源中学正是合理利用“体育巨星姚明”的榜样作用,凝聚班集体,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们重新找回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4.4中小学生正进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体魄强健是中小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也是他们今后事业成功和精神欢乐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必须充分发挥和利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的优势,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还必须着眼于学生个体健康的生存发展,重点是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山西省沁源中学就是运用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进取、超越和完善的精神,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达到健康生活和终身受益搭建“桥梁”。
4.5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宗旨;要把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作为方向;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倡导“自我健康投资”,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山西省沁源中学老师通过成功的举办校园篮球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技能,进而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6中小学应当加强宣传力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知识讲座;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等,使之校园体育文化能渐渐的成为具有校园特色的生存氛围。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提高师资素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创设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
4.7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围绕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几个不同层面展开的。但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律、办学条件、师生结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差异,任何学校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时,都应以学生为主导,社会需要为主导,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围绕校园体育文化的几个不同层面来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4.8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校园体育文化评价体系,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不断的反馈中得以完善,使学生在各种体育文化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和青春的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主动发展,达到终身受用和一生受益这一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6-14.
[2] CCTV网. 2010心愿之旅专题节目《我的“姚明式”学生》[R], CCTV.COM, 2010.11.23
[3] 杨贵仁.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卫工作[N]. 北京:中国教育报,1996-06-16.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 伍晓军著. 体育文化学[M].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
[6] 白莉等编著. 体育健康实践与探索[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10.
[7] 季克异、邹继豪、林志超主编. 面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N].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10]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N].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