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形体训练有效实施的探索(三)
19 考核《小小少年》 1
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技能40%,基本能力20%,学习态度40%。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尽量避免不合格的学生产生。在考核中,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生进步的情况,酌情给分。
2、在校本选修课程中分层教学
光靠体育课上一周一次形体训练,学生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还不能达到纠正身体姿态的目的。我校以往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有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书法、剪纸、舞蹈等,只有在舞蹈选修课中加入一点点形体训练内容,其他项目均未涉及形体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建议学校开设《形体训练》校本选修课程。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每周三下午“小小阳光社团”活动中开设《形体训练》校本选修课程,同时让我担任学校形体训练的指导老师,高段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以非行政班级形式组团进行教学。
校本选修课程《形体训练》是以体育课上的形体练习内容为基础,加大难度、强度,让更多的喜欢形体的学生参与到形体训练中来,也让那些技能水平较好的学生达到进一步锻炼的目的。几年来的形体社团活动,让许多学生形成了体态美、行为美,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审美能力。
3.在大课间活动中集中进行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生每天必须要达到体育锻炼一小时,而每天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是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效举措,也是集中进行形体训练的好时间。大课间时间长,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形体训练,有专业的形体老师领操,各个班级又有各自的领操队员,以点带动面,以面带动一个整体,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使我校的形体训练有序、有趣、有效地开展。
把形体训练纳入大课间活动内容,既能纠正学生的形体姿态,又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如在“六一”儿童节的节目表演中,学校形体训练小组的全体学员表演了舞蹈《燃烧的七月》,演员们那优美的姿态深深的印在了全校师生的脑海中。通过这次表演,学生形体训练热情高涨。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全校性的形体训练非常有意义。
三、小学高段形体训练的基本成效
几年的形体训练,使我校探索出了小学高段实施形体训练的三个有效途径。使我校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姿态较之过去,已有明显的变化,好多老师反映,自从形体训练开展后,学生的坐姿端正,课堂上不再东倒西歪,学生的站、坐、走、跑姿态优美了许多。而且,因为形体训练的普及推广,学校的文体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大力推动了学生文体活动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8学年,学校选送的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获区校园集体舞比赛二等奖;学校自编自导、师生同台表演的配乐朗诵《话改革开放,亮宁波名片——为“宁波的中国之最”喝彩》,参加了区教育系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汇演,获得了银奖。2009学年,我校选送的学生大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获得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小学组一等奖;2010年5月,我校被评为镇海区第二批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
2010年10月16——17日,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届职工田径运动会在我校召开。开幕式上,我校五、六年级百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校园集体舞表演,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在场公司领导和职工及社区观众的阵阵掌声。还有2名学生当上了开幕式的升旗手、11名学生担任了开幕式的举牌手,他们都出色完成了任务,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形体训练,作为我校体育锻炼的一项常规活动,只要我们精心组织、用心指导、及时总结,给形体训练赋予新的内容,并与国家体育课程、校本选修课程、课外活动进行科学整合,就定能在这方寸之间耕耘出形体训练的又一片沃土,就一定能够让形体训练成为塑造学生优美的体态,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刘玉贤、杨华主编《形体训练》(修订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年
4.单亚萍《形体艺术训练》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小学高段形体训练有效实施的探索(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