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五个“关键点”(三)
对信息进行分类比较也是一种好方法,如六上《杠杆的科学》中的“研究杠杆记录表”,如何整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让学生归类:省力的情况有几种;费力的情况有几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几种;经过归类,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规律:在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要比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的时候省力。同样的方法学生便能归类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得出规律。总之,对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分析和解释办法,找准了恰当的方法,便能找准科学规律。
五、凸现“交锋点”。
课堂中最精彩、最有魅力的一段常常是生生间、师生间信息交锋点。如在上《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研究了多种材料的沉浮后,学生得出了物体的沉浮好象与轻重、大小没有关系。接着教师拿出了相同大小、不同重量的4个圆球,在学生猜测、实验验证后发现:重的沉了、轻的浮了。
师:轻重与沉浮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
师:刚才不是你们说没关系?
生:有的情况下有关系!
师:什么情况下有关系?
生: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轻重跟沉浮有关系。
师:那刚才我们为什么看不出关系?……
再看片段二《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我们发现气球吹得越大车子就跑得越快。
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小组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两辆车子装两个气球,一个吹大点,一个吹小点,虽然最后吹大点的比吹小点的跑得远,但是一起跑的时候,吹得小的就是比吹得大的快。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大气球的空气阻力比小气球大,所以慢了。
生:我同意后一种意见,不过,我个人认为,这除了和气球的空气阻力有关系外,和气球本身的弹力也有关系,气球吹得最大的时候,皮很薄,弹力较小,不能产生很大的动力;气球吹小一点,它的弹力反而大。
生:我认为这些因素对小车的运动都有影响,很多事情都是互相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应该说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可以凸现和放大这样的“交锋点”,那么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不期而至,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科学学科承担着理性思维的发展,“通过让学生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这些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为21世纪培养更具科学理性的公民。”(摘自《科学究竟是什么》第30页)综上所述,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教育智慧,以课堂细节为切入点,在关键点上进行引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附文献参考:
《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辅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3~6年级)科学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方略科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五个“关键点”(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