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开展Pascal程序设计培训的初探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身程序设计辅导经历,从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常规训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改进教学方式和优化教学方法五个方面讲述了在小学开展Pascal程序设计培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希望对正想在小学开展程序设计培训的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字:小学 程序设计 培训 江东区在机器人和三模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机器人项目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设了机器人和三模项目培训。然而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项目上,我区还是一片空白,至今还未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开设该项目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2009学年开始,该项目得到了局教育科和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假期里组织全区电脑老师参加学习Pascal程序设计培训。我校以此为契机,决定在小学阶段对信息学特长生开展该项目的培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程序设计为主,主要采用freePascal语言。程序设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同样对指导培训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切从零开始,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万事开头难,自接手辅导程序设计以来,有过迷茫,有过失败,但令人欣慰的是,经过短短的几个月的培训指导,我校在区首届Pascal程序设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三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回顾这几个月来的辅导探索,我总结了一些做法和经验,希望对正想在小学开展程序设计培训的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提高思想认识 程度设计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很多知识点会涉及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里的知识,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学起来比较抽象、枯燥,不像电脑作品制作、机器人、三模比赛来得直观、形象、有趣,投入的精力也远远大于其他项目,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出成绩,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差不多已经要毕业了。因此在小学里开展该项目,学校领导、辅导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必须权衡好其中的利弊,提高思想认识。若有一方认识不到位,不支持的话,该项目就不能很好地开展起来,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阻力。所以学校领导、辅导教师和家长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并重视该项目的开展,正确引导学生重视程序设计学习。 在得到学校领导大力的支持下,我便着手学生的选拔工作。程序设计对学生的数学功底要求比较高,因此我先跟数学老师交流,从四、五、六年级中挑选出15位数学基础好又比较喜欢电脑的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特长班的培训,并征求得到班主任的配合支持。然后以学校的名义给这15名学生发放告家长书,以征求家长的意见,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在征得家长支持的情况下,给这15名学生开会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该项活动。事实证明,该做法比较有效,各方都比较重视,为后续的活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坚持常规训练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程序设计更是如此。不要想着赛前临时抱佛脚,搞突击就能出成绩。而是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好常规训练。考虑到12月底区里就要举行首届程序设计比赛,时间紧迫,因此我安排每天午的15:30-16:30一小时的培训学习时间,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迟到、早退。每次培训,做好点名工作,及时去叫未到的学生。我跟学生有个约定:在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的情况下,才可参加程序设计学习。因此经常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其他功课的学习情况,协助其他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以便尽可能多地获得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保证常规训练的正常开展。 在保证常规训练时间的同时,必须提高训练的效率。课前精心备课,课堂认真辅导。鼓励学生课外花时间去钻去学,要求学生在课外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习题带回家做,定期检查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为了方便课外跟学生沟通交流,建立了一个程序设计交流QQ群,通过QQ交流解答疑难问题。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三、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生一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程序设计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起来是非常枯燥的。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在学习中竞争 能够被选拔上参加程序设计培训班的学生,应该说都是班级里的精英,好胜心强,谁也不敢落后。因此我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鼓励学生开展竞争学习。比如在同年级组内开展竞争学习,可以开展班级竞争,也可以开展个人竞争,公布成绩名次,适当地进行奖励。为了班级、个人荣誉,他们谁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每周的排名促使他们加倍用心,肯钻肯学。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力,更提高了编程能力。 2、在竞争中合作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分析问题的时,我往往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拓宽思路;在程序调试遇到困难时,我会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找出问题的所在,共同提高程序调试能力。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效果非常好。教师有时无暇顾及每一个学生,很多时候学生是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有些学生更喜欢跟同学交流,用他们的话说同学间的交流没有压力,更容易接受。 四、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一种积极、乐观、正确地自我评价,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为了让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充满自信,我就在培训的第一天,给学生打气。我说参加我们这个程序设计班学习的都是精英,所以你们是最棒的,要对自己有信心。虽然接受培训的学生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但在程序设计学习难度面前,部分学生开始缺乏自信,碰到难题,容易打退堂鼓,不再主动积极地思考,而是等着教师分析讲解,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和厌学。我便鼓励学生,提示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该从哪里入手分析,哪怕学生对问题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或则有一点进步,我都会给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重拾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记得赛期,我给学生做了一套模拟初赛试题,平时表现不错的一位学生测试不是很理想,表现得比较失落。我便找她俩谈话,告诉她其实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大学本科考试试题的难度还没这个难呢,老师刚上大学水平还没你高呢,只要你们再努力努力,肯定还有很大的进步,进入复赛肯定没问题,想想我们才学了3个月不到的时间啊,多了不起啊。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学生重新振作起来,经常来问我一些题目,跟我交流她的算法好不好。最终她顺利地进入了复赛,更是在复赛中拿了一等奖。 五、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必须打破课堂常规教学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限制,因材施教,鼓励冒尖。然而一开始我犯了一个错误,给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统一上课教学,两个星期下来,发现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发现程度好接受快的学生吃不饱,接受相对慢的学生又消化不了。我冷静地反思总结问题所在,原因在于没有顾及到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即使同一年级的,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一刀切地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特长发展。认识到问题的原因后,我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差异把学生分成3组,开始实施分层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有时实施错时教学,不同的组安排不同的时间,给予不同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做好梯队培养。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所以在培训中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地教学方法,切忌把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在程序设计培训中,更要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我一般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课前认真备课,课堂精讲多练。讲完例题后,我则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练习上。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不急于给出算法,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得出算法,讨论比较算法的优劣,拓宽学生的思路。弄清算法后,开始着手程序的编写调试。遇到问题,也不急于指出错误,引导学生阅读程序中的每条语句,变量,标点符号等,找出错误原因,修改程序再调试,直到调试成功,让学生体会到编程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提高编程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在尝试角色的转换,试着让学生来讲。我发现有时候学生讲的效果比我讲要好,我讲了很多遍,可能有些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的问题,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讲解后,竟然就能明白,可能是学生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交流更直接、更形象吧。因此我在平时,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我经常会让已经会的学生帮助老师去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辅导的学生还可以温故知新,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总之,我们在程序设计辅导中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对小学开展Pascal程序设计培训初探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希望与刚踏进或正想踏进程序设计培训的各位指导老师一起共勉。 参考文献: [1]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指导》 吴文虎、王建德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