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任务,优化教学设计——谈《童话故事配画》教学设计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上公开课前,为了使整堂课形式花哨气氛热闹,可谓费尽心思。除了绞尽脑汁制作华丽的课件外,还会准备学生的奖品等。这些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就象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精致的包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引起大家的眼球。但这些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精彩的课堂教学需要有好的教学设计,就像一部电影首先要有一部好的剧本一样,这才是课堂的精髓所在。 何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难点和重点的处理是最能体现一个老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地方。现在本人就以“童话故事配画”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在我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 一、理解教材,优化教学目标 教材出自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的专家和优秀教师之手,并经过多次修订,其中的教学内容都是经过事先精挑细选、仔细斟酌的,大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读通教材,理解教材前后篇知识点的连贯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通晓整套教材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抓住课堂上教学的侧重点。 1、梳理知识和技能目标 本课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单位的最后一课,是对整个画图单元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复习与考查。给童话故事配画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移动、复制、翻转、缩放等图片处理方法,通过各类画图工具的灵活应用,为童话故事配上美丽的图画。分析教材后我梳理出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熟练掌握移动、复制、翻转、缩放等图片处理的方法。 (2) 根据童话故事情节合理使用各类画图工具。 (3) 熟练运用多个窗口之间的切换以及多窗口之间的复制、粘贴。 2、明确过程与方法 教学知识和技能目标确定以后,该如何实施到位?新课标提出:充分考虑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本课是三年级学生画图的综合课,学生在前面第5、6课已经掌握对选定图块进行移动、复制、翻转、缩放等图片处理方法、以及多窗口之间的切换。在这个综合任务中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操作的灵活变换与综合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出发,我确定了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演示——教师总结”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体现学生能力的差异性。 (2) 以“教师示错——学生修改”的方式解决教学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以“小步走——大步跑”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3、提炼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文档格式范文查看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分析本课的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1) 在世界各国文化频繁交往的今天,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通过给童话故事配画,培养了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我们常说: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实现“教学有趣性”。 1、优化教材 本课教材选用的童话故事是《狐狸与乌鸦》,这个故事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情节悬念,如果按部就班,学生创作缺乏趣味性。因此我选用《龟兔赛跑现代版》这个故事情节。 2、教学环节分步走 《龟兔赛跑现代版》童话故事,要求学生为乌龟与兔子配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箭等,比赛胜负掌握在学生手中,在创作过程中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童话故事确定以后,我将本课的教学任务分解为三大块,对内容进行如下的分析、整理和归纳。 童话故事情境一:兔子小姐减肥。 兔子小姐身体实在太庞大啦,请帮兔子小姐缩小坐上飞机参加比赛。
在减肥过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缩放、移动的图片处理方法。我故意示错一次,把兔子没移到合适的位置上,这可怎么办?注意:一旦选定框取消以后,图像就被固定啦。要修改只能“撤消”。我把“撤消”操作比作“后悔药”,只能吃三次。示错的处理环节解决了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画图一旦取消选定,要反悔必须马上撤消,否则再修改可能会把场景破坏。 童话故事情境二:乌龟先生出马 请把乌龟先生请入图一的赛车上。却发现乌龟与他的座驾相反方向,该如何处理?这就要用到图像的翻转。 图二
学生熟练掌握图片的翻转处理方法,也掌握两个窗口之间的切换以及多窗口之间的复制——粘贴。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在复制——粘贴时,要注意选择“透明”模式。
童话故事情境三:龟兔赛跑大结局 师:龟兔赛跑最后的结局如何,一切掌握在你们的手中,用你们的画改变故事,绘制《龟兔赛跑》现代版。 要求: 1.选择合适的比赛场所。(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场景,大家可以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设在宇宙银河、海底或高空中) 2.为兔子乌龟挑选合适的交通工具 3.邀请裁判、观众来加油助威
三、分析教学过程,体现设计最优化 纵观全课,我们不难归纳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1) 熟练掌握移动、复制、翻转、缩放等图片处理的方法 (2) 多窗口之间的熟练切换 (3) 熟练掌握各类画图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选定工具的使用 (2) 在复制——粘贴时,要注意选择“透明”模式 (3) 画图一旦取消选定,要反悔必须马上撤消,否则再修改可能会把场景破坏 按整个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接触也掌握了这些重难点。但事实上,对于每周只有一节信息课的学生而言,要熟练掌握并合理地运用于童话故事中,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我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割,重新分配。情境一复习移动,缩放的图片处理方法;情境二复习翻转、多窗口的复制——粘贴。情境三各类画图工具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层层推进,学生操作能力螺旋上升,达到完美的组合。 在设计预备知识的回顾这一教学环节时,刚开始创设情境一是哈利波特唤醒魔帚,复习图像的选取、复制和粘贴、移动操作;情境二是帮孙悟空找到金箍棒,以回顾图片的放大、缩小操作。尝试以后觉得哈里波特、孙悟空两个角色的插入,从形式上看与后面的任务缺乏关联,衔接较为生硬,有点牵强附会,而且造成教学环节的转场。经过思考我换成兔子小姐减肥与乌龟先生出马两个情境,这样练习内容与童话故事更紧密地融合,做到无缝连接、丝丝相扣。严谨的教学环节,使整堂课更趋于完整合理。 总之,教学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学的价值、效果、效率和魅力。因些我们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只有当教学设计最优化时,才能实现最佳的课堂效能。
参考资料: 盛群力.教学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