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30
论义务教育阶段之城乡教师流动模式
[摘 要] 教师流动制度是在保障弱势地区或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人们获得教师职业以及拥有教师职业的人在不同岗位间、职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换的制度。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师流动
教师流动制度包含三个层次:教师流动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包括关于教师流动的社会认知、价值取向等;国家制定的教师流动的正式制度,这是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主体部分,是对教师制度实施过程的有力保障;教师流动制度的推行方式,是指实现教师流动的种种模式,以及对教师流动正式制度中的奖惩规定的补充。在实施教师流动时,有的地区只是盲目照搬实行,没有考虑地方特殊性,使教师流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造成了更大的教育差距。
一、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现状
1、从年龄结构看,教师流动以中青年为主
研究资料表明:某市小学、初中和高中31岁至35岁年龄的老师人数急剧下降,分别占5%、3.8%和4.1%。[卢文丰 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 广西大学学报 ,2001年第3卷增刊,第170,171页]据部分高校近三年统计,中青年教师流动占62.4%。仅以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为例。在近10年内,该校补充青年教师为1442人,他们中有402人已离校,其中384人出国留学, 28人流向国内高收入企事业单位。[卢文丰 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 广西大学学报 ,2001年第3卷增刊,第170,171页]该校热门专业新闻系曾以一批年富力强、卓有才华的中青年教师蜚声国内外,然短短的几年时间人去楼空,现仅剩下一位教授,单枪匹马立门户。一负责人无不忧虑地说现在学校每年流失教师约200人左右。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在满学校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后,无论在体力、智力、能力、社会经验、教学管理方面都逐渐成熟,步入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希望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通过第二次择业,改善生活条件,获得更好的发展,充分实现人生价值。且社会在对这些人才进行选择时,青年人更具有较多优势。但这些年轻教师的流失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实在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