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95519 互联网金融下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引言3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3 (一)高效率3 (二)成本少3 (三)交易额小,可得性高4 (四)金融风险大4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4 (一)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单一4 (二)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4 (三)教学内容陈旧,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5 (四)重视理论培养,忽略创新型和应用型的培养5 (五)教材内容陈旧,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5 三、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的要求 5 (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6 (二)具备互联网基础工具的运用能力6 (三)具备沟通和创新能力 6 (四)具备信息的筛选能力和计量分析能力6 (五)具备风险评估能力6 四、互联网金融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7 (一)转变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7 (二)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7 (三)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培养综合应用性人才8 1、优化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强化微观金融8 2、加强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应用专业性人才8 (四)加强配套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8 1、删减陈旧部分,更新教材内容9 2、减少内容重复,重视实践教学9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人才9 五、结束语9 参 考 文 献10 内 容 摘 要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事业也正在迅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场所。新时期下我国金融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的问题明显突出,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专业人才对我国传统的金融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的特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的分析,从转变教学方法,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加强配套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五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下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学专业人才;课程设置体系;培养模式
互联网金融下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及策略选择 | 下一篇: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互联网 金融 高校 金融学 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创新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