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证券市场的风险较高,开放式基金的规模还较小,风险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尤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证券市场发生频繁剧烈的波动,市场风险也随之加大。我国股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也开始增多,基金的运行同时还受到政府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这样使得我国基金管理人没有能力独立的应对开放式基金的各种风险,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水平仍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缺乏风险管理的原始数据
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数据的缺乏和数据的真实性存在问题,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研究一般只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定量化研究在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得不到迅速发展和应用。我国开放式基金推出仅十余年时间,如果进行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将面临数据缺乏的问题。比如在目前计算应用广泛的VaR值时,其中的历史分析法就需要用到长期的历史数据来进行模拟分析。这么短短几年的数据对于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模拟和测试都显得非常缺乏。这些因素给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困难。
2.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比较成熟,随着国外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也迅速扩张,开放式基金资产管理和投资组合的选择空间也得到了充分满足,并形成了基金投资方向的专业化分工。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开放式基金要充分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证券市场上系统风险占有较大比重,这就意味着现阶段分散化投资对风险规避的作用很小,而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做空机制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还不存在,股指期货作为新生事物才刚刚推出。这就制约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管理人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如果遇到股市暴跌或长期熊市,由于缺乏可以弥补损失的反向操作工具,投资者信心动摇,就可能出现大量赎回要求,基金管理人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3.缺乏理性投资观念,投机心理强
从我国目前参与股票、基金的投资者情况来看,大多数投资者对短期投资回报的要求较高,同时很多投资者都以短期投资为主,股票基金买卖频繁,主要以寻求短期差价收益为主。这与我国开放式基金低风险,并谋求长期投资保值增值的目标很不一致。这种片面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投机心理使得我国投资者普遍轻视风险,他们对于风险管理的观念十分缺乏,而基金管理人对于风险的管理也大多停留在事后处理,而不是事先防范和控制。
4.缺乏研发能力
我国基金管理人的研究部门规模小,其调研能力还不足以支持基金经理对运作基金的需要。由于基金的运作缺少各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基金经理的运作常常借助公司之外的机构研究力量,不能获得研究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基金经理难以对上市公司的销售、利润、竞争状况、成本控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不利于对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证券进行全面、动态、系统地跟踪并迅速做出反应,导致管理人对基金风险管理更加困难。
我国证券市场中大量投资者还是以投机的态度投资开放式基金,把它当作新的投机对象,缺乏成熟理性的投资理念。因此,基金管理人应对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教育,正确对待开放式基金和基金面临的风险,树立中长期投资理念。同时我国基金管理人还应加强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在增强研发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水平。
(二)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基金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对于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受到我国基金管理人的重视,基金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们仍然能够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基金风险的理论认识
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开放式基金在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上比较肤浅,基金风险管理的体系还不完整。然而美国的共同基金对金融风险非常重视,它不仅在基金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实践应用中,也建立起对金融风险从识别、度量到风险控制等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2.缺乏风险对冲机制
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较小,证券投资品种较少,投资渠道也很狭窄,缺乏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机制。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可交易的金融品种只有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基金、商品期货等10余种,远低于国外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期权期货、国债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缺乏,导致我国开放式基金不能利用衍生工具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对冲,对金融风险难以达到有效的管理。
3.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
我国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所构建的风险管理系统,和西方成熟市场的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相比,并不全面和完善,也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基金管理人缺乏较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独揽大权,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出来。而国外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有着较强独立性的风险管理部门,它与其他部门之间是相对独立、相互制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