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乏基金风险的定量分析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比较落后,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和运用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缺乏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使得国内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而国外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尤为重视定量分析,他们十分注重对交易数据的研究,应用模型分析来识别、计量和控制基金风险。
总之,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缺乏对风险的识别和认识,对基金管理公司总体风险水平的评估能力不够,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模型开发能力欠缺,过度依赖于国外成型的风险管理模型,不能很好的依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开发自身的风险管理模型。同时还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四、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识别
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陷入危机,许多金融巨头纷纷破产,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中国股市也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我国股市的持续低迷,使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股市的低迷、市场风险的增加、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的持续减少,使得投资者对持有开放式基金份额的信心降低,投资者大量巨额的赎回开放式基金份额,将导致基金管理人面临开放式基金特有的巨额赎回风险,即流动性风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式基金的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要识别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风险,就要从影响开放式基金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
识别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基金管理人要从形成和影响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来定义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则是:开放式基金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为前提,从基金的资产和负债两个角度分析,通过协调基金资产的比例结构,调整基金收益与基金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和基金最大的收益,来应对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份额赎回的中请。具体来说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就是指基金资产在市场中变现时可能遭受的潜在额外损失,它是开放式基金资产变现能力的综合度量。而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根源就在于基金资产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的矛盾。盈利性取决于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基金资产净值、基金运营成本和证券市场的总体走势,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等因素都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有关。同时政府的政策性因素与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识别开放式基金的市场风险,由于其风险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很多,基金管理人就需要分析来自证券市场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它们对开放式基金市场风险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国家金融政策性因素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干扰性很强,这使得我国股票市场经常会出现大幅度暴涨或暴跌的情形。同时我国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很强,没有进行长期投资的理性心态。当市场处于低迷状况,出现证券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时,会造成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下降,这样开放式基金将承受巨额的赎回风险,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开放式基金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二)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建议
1.构建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预警体系
从近两年我国证券市场的走势来看,我国的股市一直都没有摆脱政府政策性干扰的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各方面有待完善。要想构建一个透明度高、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放式基金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在我国复杂的资本市场环境中运行也步履蹒跚,但它的出现却极大地调动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它的存在能够吸引储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起到稳定和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开放式基金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需要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基金各类风险,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还需要更深刻地认识到基金风险之间的联系和传导。为此,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来监控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对重大风险做出预警。
风险预警体系主要适用于可度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从开放式基金管理人的角度来说,可度量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层作为一级指标,度量基金管理公司整体的风险情况,对基金总体风险进行预警,根据风险状况制定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政策;二是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二级指标,对其所管理的各只基金进行具体的风险预警。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预警体系要由上及下的方向进行构建。两个层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另外,从监管角度来讲,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层要设立总体的风险预警指标,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对各部门的风险进行监管,风险管理部门对基金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并有效管理。
2.推行以VaR风险管理模型作为风险管理技术
VaR(Value at Risk)一般被称为“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是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一种度量市场风险的统一尺度,由于VaR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比较与综合不同金融市场上众多金融产品的风险水平,从而为国际金融监管当局确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供依据, VaR技术也就成为统一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发展方向。巴塞尔委员会在1995年4月发布的文件中,就同意具备条件的银行可以采用内部模型为基础计算市场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并具体介绍了VaR模型及其用于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合理性。VaR风险管理模型由于在量化风险和动态监管方面的独特优势,目前已经在欧美许多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监管信息披露、业绩评估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投资工具的日益增多,引进该方法对提高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VaR技术,不但可以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推断潜在的投资损失,防范因风险而导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且还可以抑制基金管理人过度的投机行为。利用VaR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使基金管理人能明确的知道自己在进行多大风险的金融交易,这样管理人就可以为每个交易部门和交易员设置风险投资限额,以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VaR技术还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因为对于一个交易员来说,其业绩评价不仅仅要看其盈利的大小,同时还要看其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价值的比率。如果基金管理人从事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使得风险价值很高,那么即使基金利润再高,他的业绩评价也不会太高,这样可有助于抑制基金管理人过度的投机行为,使其在分散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收益。
3.加强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经营运作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公司组织机制、运作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内部控制是为维持基金管理公司正常有序地运行而制定出来的制度规定。近年来,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实践充分表明,一个基金管理公司,若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不可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就是纸上谈兵。只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基金管理公司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从而有效防范基金的各类风险。为了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诚信、合法、有效的经营,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基金管理人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建立科学合理、控制严密、运行独立而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基金管理人想要加强内部控制,还需要培养公司文化、价值观与员工职业道德,同时公司的组织结构要相互制衡,明确公司内部权责的划分和管理层的职权范围,从制度上来构建基金管理人的内部控制体系。基金管理人应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内部监管职权与管理层之间要相互独立,形成相互制衡、运行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4.加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教育
我国基金管理人应加强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教育。由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时间较短,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和错误观念。例如:把开放式基金作为存款或保险,或把开放式基金当成是股票进行频繁买卖,认为基金越便宜越好,只关注基金的过往风险,却忽略基金的投资风险,喜欢频繁分红的基金等。为了加强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教育,基金管理人应当通过管理人网站、座谈会、柜台现场的讲解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的目的是使投资者充分了解开放式基金、了解基金风险、了解基金管理人,改变投资者以往存在的误区,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开放式基金进行投资。
总之,通过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教育,向投资者普及开放式基金知识,充分揭示基金投资的风险,使投资者充分理解基金长期投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特征,及其风险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引导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决策,自主投资,自担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使投资者队伍与开放式基金市场的发展同步成熟。
五、总结
经济危机的发生迫使投资者开始重视基金风险对整个经济市场运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开放式基金的基金风险,从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身进行深入讨论,指出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种类,及产生原因,并结合实际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本文的论述来看,取得了以下成果:
首先,本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所存在的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详细阐述,给基金管理人员及投资者一个清晰认清楚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所存在的严峻形势,给他们的实际行动提供相应的警示作用;
其次,本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应该注重的关键性问题,为其相应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最后,本文通过VaR值法的引入,给出了具体解决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问题的方法,对于解决开放式基金风险分散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本文由于篇幅及书写^论文时间的限制也存在数据取证不足,论述不全面等问题,这里也需要取得谅解,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可以尽量弥补这些不足,让我国开放式基金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鹏.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04-01).
[2] 周琼、黄溪、周华.中国开放式基金风险测度及其顺周期性研究[D].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25).
[3] 梁玉婷.基金分拆对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03-01).
[4] 程珣.中国开放式基金关联交易与内部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03-01).
[5] 吕善利.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测试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05-01).
[6] 谭叶.基于VaR的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04-01).
[7] 褚祎鹤.浅谈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10-25).
[8] 韩思颖、吕善利.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0,(11-25).
开放式基金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2013(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