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一、我国农业开发性贷款的需求状况如何?
答:调研发现,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仍然是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最迫切任务。在有过贷款经历的农户中,67%的借贷发生在亲友之间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渠道。正规金融在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调研显示,中部地区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逐渐由小额的应急需求向额度较大的致富需求转变,由农业生产需求向创业需求转变。1万元以上的贷款额度占借贷农户的50%,远高于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非同质性已经明显出现。 此外,商业银行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在农户调查的有效样本中,商业银行吸收了17%的富裕农户的存款,而只给5%的农户发放贷款。调研者认为,应建立较规范的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批发市场,为引导商业银行资金回流农村创造条件。
问题二、开展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经营农业政策贷款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业务规模、经营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仍与我国农业发展不相适应,需要作出科学的调整。新形势下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须从七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多家金融机构参与、经营、承办、投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格局;二是建立完善以防范风险和提高使用效益为核心的可供选择的多种类贷款方式;三是选好对象,突出重点,扩张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及范围;四是结合实际,适应需求,制定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期限政策;五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筹融资运行机制;六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进退出机制;七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法律条令。
问题三、如何将农业开发性贷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答:建设社会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努力拓展业务范围,切实加大支农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加快开办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成为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并且迫在眉睫。本文对开办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有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以促进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和有效健康开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2.增加农村金融投放总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3.优化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结构,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需要。
农发行开办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政策导向、市场运作、商业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金融机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依托国家信用,运用政府优势,以农为本,开拓市场,创新管理,建立一套具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又符合现代银行运营规律的开发性业务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开发性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