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1、试比较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
2、试比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
3、什么是农业保险制度?
答辩:
答1、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信用贷款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大,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信用贷款不但存在经营上的风险还存在道德方面的风险,贷款到期能否按期收回,借款人的道德因素有很大的决定性。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方式风险相对较小,抵押贷款到期,借款者必须如数归还,否则银行有权处理器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
答2、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商业性金融是指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运用市场法则,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货币资金合理流动等经济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货币商业性金融活动的总称。政策性金融机制并不是完全同市场机制相反的行政机制,它具有财政“无偿拨付”和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而不是简单加总。尽管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种类、业务方式和运行范围与领域可能有种种变化,但它的基本机制与功能将长久存在并发挥作用。商业性金融的主要特点:
(1)商业性金融的决策主体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而非国家政府;
(2)商业性金融追逐利润最大化;
(3)商业性金融活动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通过自主决策来实现的;
(4)充当信用中介,实行有偿借贷是其基本原则;
(5)商业性金融以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
答3、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由“国十条”和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涉农部分予以规范。农业保险宜采用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安排模式,在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险技术上,认为应该把纯粹农业风险与“三农风险”区别开来,并把纯粹农业风险分成小型与大型两类,提出采取“分类治理”的保险产品组合设计办法,运用一揽于农业保险产品组合对付复杂的农业风险。对于小型农业风险可用普通商业保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与保险的技术处理,对于大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则要运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农业风险金融衍生产品,通过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互动,来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