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1、信用社信贷资产的特点
2、不良贷款处置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开拓与提高信贷质量存在的难点
1、政策规定的限制
2、信贷业务开拓方向的转变存在难度
3、贷款抵押物的问题困扰信用社的贷款发放
4、信贷业务奖罚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三、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对策
1、信贷资金使用要多样化
2、信贷奖罚机制要市场化
3、信贷资金投放市场要跨越区域限制,真实实现业务市场化
4、信贷资金发放实现审批专业化
内 容 摘 要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占有地利之便,无论在资产总量、负债总量,还是建章建制、科技水平,都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高,业务在运作上也与普通商业银行接近,但同时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同样存在着所有农村信用社都具有的难题,就是信贷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率过高,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大。
纵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信用社的主要利润来源立足于信贷资金的运用,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状况也将继续保持,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虽然存款充裕,但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对于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信用社是无法争取,只能是以面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市场定位,但就算在中小企业这一个市场,新兴的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依然是信用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信用社要在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必须要从各个业务领域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理性分析客观因素的同时,关键还是要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从制度上找差距,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考核、自我监督的制度,建立起整体相对先进科学的经济体制,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当中保持良好的发展,保证自身的经营不断改善提升,并逐步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变。
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
难点和对策研究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占有地利之便,无论在资产总量、负债总量,还是建章建制、科技水平,都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高,业务在运作上也与普通商业银行接近,但同时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同样存在着所有农村信用社都具有的难题,就是信贷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率过高,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大,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信用社为例,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特点:
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珠江三角洲的农村信用社例如广州、顺德、南海这些联社,其存款总量和贷款规模在当地的金融机构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在整体的经营效益方面却远远要落后于其他的金融机构,究其根源,信贷资产的结构性是根本性的问题:
信用社信贷资产的特点
无论是经济发欠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信贷资产都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以佛山市南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存款总量为380多亿,贷款余额230多亿元,存贷比率为61%,不良贷款余额为95亿多,不良比率为38%,总收11亿,其中贷款利息收入10.05亿元,0.95亿元为资金营运收益和中间业务收入,虽然总体收益不错,但不良贷款率比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不高于8%还有很大的距离,换而言之,信贷资产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信贷收益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从存贷比率上来分析,存贷比率最高可以达到70%,而南海联社还有9%的贷款发放空间,也就是可以增加贷款34个亿,如果再考虑归还贷款和压降不良贷款,至少还有超过40个亿的贷款发放空间,信贷投放显得保守。
而从信贷结构来分析,由于地区农业经济比例小,农信的信贷资金投放基本以工商企业为主,南海农信的信贷资金主要是投放一些中小企业、地方的房地产企业和政府下属的企业,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32%,房地产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5%,而政府下属和村集体企业占了贷款总额的53%,政府及村集体企业贷款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半有多,贷款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从贷款方式来分析贷款的方式以抵押和担保为主,而授信、仓单质押、信用证担保等方面的贷款基本上是没有,贷款方式比较单一,新发放的贷款以担保公司担保为主要手段,虽然是有担保公司介入,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信贷风险,因此,贷款的结构性不合理,存在着很大的信贷风险。
不良贷款处置存在很大的难度
不良贷款处置一直是农信最大的难题,究其原因,政府企业和村属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大是不良资产处置的最大难点,从南海农信的不良贷款结构上分析,在95亿的不良贷款总额中,政府下属企业和村集体企业占了70多亿,比例超过70%,在这些企业当中,虽然企业可能有部分的抵押物,但绝大部分的贷款都是以保证担保为主,而且涉及到政府或者是村集体的利益,就算是起诉了也无法执行或者是执行困难,另外,信用社主要面对服务的群体是农村,一旦起诉村集体,也面临着未来发展的一个无形障碍,政府下属企业的不良贷款虽然也有抵押,但同样的道理,要起诉执行也是困难重重,因此,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最大因素就是三级集体企业,市属企业、镇属企业和村属企业的不良贷款,如果能够处置绝大部分的三级集体企业不良贷款,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实际上跟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开拓与提高信贷质量存在的难点
信用社要获得更大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把信贷资产经营好,在压缩不良贷款的同时,保持信贷业务的良性开拓,将不良贷款置换成优质贷款,保持着合理的存贷比例,既不浪费资金,又可以保持企业最大限度的经营利润,更快的通过用利润核销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最终形成了最佳的资金循环,但要保持信贷业务开拓的稳定增长,又要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难点:
政策规定的限制
信用社由于体制上的限定,很多业务的开展都比不上商业银行快,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需求,已经不是单纯的资金需求,而是综合性的,包含理财、结算、保函、信用证等等一揽子需求,因此,信用社首先在先天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业务品种比不上商业银行,而且品牌效应也远不如商业银行,如果只提供单纯的资金供给,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往往有这种需求的企业,都是比较优质的企业,是所有银行都去争取的客户,这些客户能否争取到,是一个银行综合水平的最好表现。另一方面,信用社在政策上有很多的限制,特别是进口、出口信用保函业务,还有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的开展远比不上商业银行,而在珠江三角洲的信用社虽然是以面对农村为主,但由于该地区的农村城市化程度很高,在某一程度上与城市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此,该地区的企业相对而言也对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这么说,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是直接面对商业银行的竞争,但在政策上却没有商业银行的那种多样化和灵活性,往往在信贷业务开拓后又因为提供不了商业银行的优质服务而被商业银行侵吞,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一些大的企业或者是房地产企业,信用社虽然是比商业银行早开拓了,但在企业变大变强或者是资金需求多样化时,信贷业务又被商业银行所代替,企业都在商业银行贷款而放弃了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原因就是因为信用社在企业资金或者是业务需求多样化时,受政策限制不能提供商业银行的优质服务给客户,造成了优质客户的流失,这对信用社的整体信贷资金质量影响深远。
信贷业务开拓方向的转变存在难度
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都纷纷进驻经济发达地区,在企业的行业结构上是百家争鸣,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现在都变成了工业园区,农业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少,甚至是消失了,而原来农村信用社所支持和最大的业务是农业产业,信贷资金的投放也以三高农业为主,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的缩小,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存款增长速度快,银行的节余资金越来越大,信贷资金必需要有一个更好的投放规模,信贷业务的开拓方向也应该要向工业或者是房地产业投放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意味着信用社要直接面对商业银行的竞争,以南海农村信用社为例,虽然说总的信贷资金投放占了信贷资金市场的38%的份额,但实际上资金的盈利水平却远远比不上商业银行,原因就在于很多优质的企业都纷纷选择了商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而舍弃了信用社,商业银行在获取信贷资金利润的同时中间业务收益远比信用社要高,信用社投放的信贷资金主要是以一般的中小企业为主,而这一部分的企业信用社所取得的基本上是单一的信贷收益,而中间业务收益很有限,从资金营运而言,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投放是不太符合商业利润规则的。
贷款抵押物的问题困扰信用社的信贷发放
在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农村跟城市的区别不段的在缩短,但在贷款抵押物这个问题上,却严重的影响了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投放。首先是抵押物的登记问题,目前国土部门要求的是国有土地随时可以作抵押登记,而集体土地要作抵押登记就必须要集体所有村民的2/3同意通过才可以,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只要面对的仍然是农村市场,是农村的中小工业企业,而这一部分企业都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集体性质的土地居多,国有性质的土地很少,这就造成了企业有财产却无法办理抵押登记,即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好,信用社也因为抵押问题而无法向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很多的中小企业都是租用集体的厂房进行经营,就算他的经营情况很好,也无法从信用社取得信贷资金,原因也是抵押问题无法解决,虽然信用社也引进了担保公司担保的发放方式,但担保公司担保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比商业银行要高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比之下,商业银行虽然也同样要执行贷款抵押登记制度,但商业银行除了可以用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应收帐款抵押、仓单抵押、承兑汇票授信、信贷资金授信等多种方式来解决企业抵押困难的问题,再加上品牌效应和利率比信用社优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比信用社更容易取得企业的支持,而信用社虽然也在开始推行上述的业务,但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宣传力度还是推广范围,远远比不上商业银行,这也会进一步造成信用社信贷资金投放的萎缩,无法从方式上根本解决信贷资金投放的难题。
信贷业务奖罚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对于一个银行而言,业务能否得到开拓和发展,关键是是否有一种相对先进的奖罚机制,信贷业务的市场开拓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奖罚机制相对落后于商业银行,以南海农信为例,在信贷业务方面,虽然是有了比较健全的发放和审批制度,对信贷业务的操作有了一个规范的流程,也实施了严格的贷审分离审批制度,但是在信贷业务奖罚机制的建张建制上,还是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只是比较多的强调罚,而奖励机制远要落后于罚,虽然从信贷风险控制的角度看,罚重于奖可以有效的控制信贷资金乱发放或者贷后管理不严格的现象,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但从业务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信贷员如果发放贷款要付上很大的一种责任,而少放或不放却可以减少这种责任,收入也不会有很大幅度减少,那么将会出现惜贷少贷的现象,也对于信用社而言,目前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其利润的最重要来源,如果信贷资金得不到比较充分的运用,将会严重影响其经营运作,从而也就影响其整体业务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信用社也不能充分吸收商业银行先进的奖罚机制,或者是利用大学院校的资源,广泛的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从而制定一种相对比较先进的业务奖罚制度,只是单一的闭门造车,只是几个人或者是几个部门就制定了一个制度,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发达地区银行业,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从业务结构或者是资产结构来看,信用社除了业务品种服务水平跟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差异之外,资产结构上也远比不上商业银行优化,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比重大处置困难,信用社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金融业中占有一席之位,更需要一种相对先进的业务奖罚机制,无论是职位晋升还是物质奖励都要优于商业银行的奖罚机制,来鼓励职员在考虑风险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前进或者物资奖励,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业务可以得到更良好的发展。
提高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对策
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同样存在着历史的原因而质量不高,要解决信用社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并不可以一蹶而就,要通过开拓信贷业务,增加优质信贷客户的信贷投入,并通过各种办法逐步降低不良贷款的比重,化解不良贷款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改善信贷资产结构,只有这样,信用社才可以轻装上阵,参与激烈的商业银行竞争,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要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信贷资金使用要多样化
目前,信用社的节余资金主要是用于发放贷款,而其他方面的投资比较少,加上中间业务收益较小,利润来源比较单一,信贷资金的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某一程度上来说,是信贷资金的利用不充分,信贷资金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利用,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因此,信用社的信贷资金除了运用在信贷发放方面,应该也要考虑资金市场需求的时间性,在信贷市场需求不理想时,要把资金投资于国债市场或者是其他的投资途径,谋求资金的利润最大化,而不能单一的把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只是赚取微薄的存款利差。
信贷奖罚机制要市场化
目前,信用社的信贷奖罚机制很多都是延用农行的机制,或者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奖罚机制的市场化,对于信用社而言,一个先进的信贷奖罚考核制度,是占领信贷市场的关键,信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毕竟受信贷考核机制的影响很大,从而也影响了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利用,因此,信用社应该从自身出发,应该吸收目前商业银行比较先进的考核制度,结合金融院校的力量,重新制定一个比较先进的考核制度,而不能是闭门造车,自行制定一种考核机制,在加大信贷发放的责任同时,也要加大信贷发放的奖励,并可以同时给予优秀信贷员的晋升机会,这样,才可以做到奖罚分明,既要追究信贷发放的责任,让信贷人员不能为了任务而乱发放贷款,又要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敢于发放贷款,同时也给予信贷人员晋升的机会,相信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之下,信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因为物质奖励、责任、职务晋升同步,会让每个信贷员都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和占领信贷资金市场,从而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改善。
信贷资金投放市场要跨越区域限制,真实实现业务市场化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由于要直接面对各家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必须要在业务方面比商业银行有所区别,而信贷业务作为信用社的主要利润来源,更是要比商业银行有所突破,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家商业银行都可以跨地区发放贷款,比如佛山的商业银行既可以在佛山发放贷款,也可以在广州甚至更远的地方发放贷款,而信用社在跨地区发放贷款仍然比较保守,跨地区发放贷款仍然是信用社的雷区,不可跨越,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银行资金比较充裕,总体而言,信贷资金市场是供大于求,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除了资金供给之外,还有服务的竞争,因此,如果要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必须要打破常规,放开跨地区发放贷款的限制,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信贷资金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否则,信用社只在一个小的区域谋求生存和发展,将不利于信用社的良性经营和发展。
信贷资金发放实现审批专业化
信用社在贷款发放方面,多年以来一直都存在审贷分离不规范,贷款审查审批的责任不明,贷款的审批程序基本上是一支笔,存在比较明显的走程序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虽然也有成立贷款审查审批岗位,在联社也成立了专门的贷款审批委员会,但专业性和独立性还有所欠缺,在很多时候还不能真正按照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来履行审查审批的职能,贷款资金的安全高效关键是在于审查审批的把关,因此,贷款的审查审批应该要有一个专业化的流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信贷资金的流动性,保持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纵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信用社的主要利润来源立足于信贷资金的运用,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状况也将继续保持,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社虽然存款充裕,但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对于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信用社是无法争取,只能是以面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市场定位,但就算在中小企业这一个市场,新兴的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依然是信用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信用社要在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必须要从各个业务领域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理性分析客观因素的同时,关键还是要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从制度上找差距,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考核、自我监督的制度,建立起整体相对先进科学的经济体制,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当中保持良好的发展,保证自身的经营不断改善提升,并逐步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变。
参 考 文 献
1、《南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6年年终工作报告》
2、《论农村信用合社的合规建设》,张书杰;
3、《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殷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