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二、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三、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因素分析
四、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建议
内 容 摘 要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都在开展的一项金融业务,这项业务对商业银行提高业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客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有效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金融机构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对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中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贷业务发展情况调查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都在开展的一项金融业务,这项业务对商业银行提高业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客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有效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金融机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于1994年开始开办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助学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品种。1999年后,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呈现如下特点: (一)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迅猛,业务品种日益丰富 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从开办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丰富的不同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呈规模发展之趋势。至2006年末,金额达693742万元,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1.33%,比2003年上升了10.45个百分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品种日益丰富,已逐步形成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等六大系列20多个品种,贷款方式从担保发展到信用,用途从指定发展到不指定,提取方式从约定发展到不约定,甚至实时,基本涵盖了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投资需求,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方面发挥了杠杆作用。 (二)不良贷款率低,综合效益好 相对于法人贷款来说,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具有单笔金额小、信用好、本息回收率高的特点。至2006年底,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共产生不良贷款993万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15%,是杭州工行高新支行资产质量最佳、收益最稳定的业务品种之一。同时,个人消费信贷还带动了法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业务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三)业务品种发展不一,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重,但增速趋缓
个人住房贷款在杭州工行高新支行消费贷款中占绝对比重。不过,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的增势有所趋缓,而综合消费贷款则增长较快。各业务品种之间发展极不均衡,部分产品业务逐步萎缩,如国家助学贷款受种种因素制约,业务发展停滞不前,2006年底金额为7568万元,仅比年初增加980万元;个人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由于近年利差空间大幅缩小,业务不增反减,贷款金额由2003年末的11469万元减少至2006年末的9783万元。
(四)逐步理顺管理体制,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杭州工行高新支行已逐步理顺个贷业务的管理机制,在支行个人金融业务部下设消费信贷科,具体负责除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外的其他消费信贷业务的管理,负责制定全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具体业务。 (五)市场占比较高,但优势地位逐渐削弱,股份制银行个贷业务发展迅速 目前,杭州市20几家金融机构共开办了30余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多、居民信任度高等有利条件,大力开拓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其中又以工行居首,但杭州工行高新支行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步削弱。特别是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利用其灵活的经营机制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了抢占个贷业务市场的强烈攻势。
二、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各客户群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种类,个人消费的观念,及不同阶层对于个人消费信贷的了解等情况,并为本调查报告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依据,我对杭州市区百名路人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为100份,收回问卷为92份,有效问卷为86份。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杭州市区内各阶层各行业从业人员对于个人消费信贷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超前消费这一观点的认识也比较理性,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贷款具休办法,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低龄层,高学历,高收入层对于信贷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而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层对于信贷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
三分之二的受调查者尝试过不同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投资经营贷款、个人助学贷款是提及率最高的业务。受调查者办理这些业务比较多的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
受调查者对于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具体事项了解不多。如贷款条件、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表示非常了解的占13% ,表示比较了解的占14% ,表示一般了解的占21% ,表示不太了解的占26% ,表示完全不了解的占15% ,表示说不清的占11% 。
在调查中,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受调查者对于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问及“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态度”时,受调查者反映:基本信任占37% ,持观望态度占34% ,不信任占15% ,非常信任仅占14%;在问及“对于个人消费信贷不充分信任的原因”时,有32%的人认为是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较高,有21%的人认为是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种类较少,14%的人认为商业银行各类信贷制度不健全,33%的人认为是传统消费观念制约。另外,还有部分受调查者对于商业银行对不同客户群提供差别化服务提出质疑。银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解决排队问题等。
三、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杭州工行高新支行调整个人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存在许多问题。消费者消费观念仍比较落后、金融环境滞后、相关法律尚不完善。
(一)缺乏个人信用制度的保证
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杭州工行高新支行缺乏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二)内部管理体制薄弱
杭州工行高新支行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违纪,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抵押物变现难度和费用较大
作为零售业务的个人消费信贷,其客户分散,单笔贷款数额小,业务量大,操作环节多,交易成本高。其风险表现于消费信贷中出现不良贷款后,杭州工行高新支行欲将抵押品变现,需经历重重环节,造成银行物力、人力的耗费,致使盈利缩减或出现亏损,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四)借款人向银行多头贷款
目前,银行间缺乏整体的联动机制,一些借款人在多家银行进行多头借款或透支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消费贷款风险。
(五)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现行法律条款的不健全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六)利率市场化不充分
个人消费贷款的一个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
四、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建议
通过对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剖析了制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根据这些制约的因素提出相关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
选择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群是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可供选择的客户对象包括:1、在读大学生:一般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很可能成为较富裕的人群,具有较高开发价值;他们从读书、工作到成为“中产阶级”有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最迫切需要利用个人信用资源,如果银行早期与之建立经济联系,提供金融服务,可能获得终身客户。2、从事于优势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行业有电信、电力、外贸、金融、计算机、教育、医药等。3、国家公务员、全国性大公司或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他们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二)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评价系统
一方面,要建立个人收入监管机制。另一方面,杭州工行高新支行要利用网络技术,实施对个人消费贷款的网络管理。与各商业银行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三)建立适合消费信贷业务特点的担保制度
在发放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能有效增强贷款的清偿力。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继续促进银保合作,银证合作等,这将工商银行一家承担的风险分散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承担。
(四)建立工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贷前,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考虑个人资信状况、贷款期限、贷款上限等因素。在贷中,要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操作关键,落实各环节的责、权,利,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管理中应加强跟踪监控,实时掌握借款人动态,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
(五)努力规避信贷风险
针对个人信贷规模小、还贷频繁的特点,进行信贷管理方法的创新;健全贷款风险控制责任制,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控和考核;对抵押房产划分区域等级并实行折扣率控制;对个人消费信贷投放实行区域控制;加大诉讼执行力度。
在对杭州工行高新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品种创新的意见和建议的采集过程中,发现不少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不断加强与证券、期货行业的合作,继续发展“银证通” 、“银证转账” 、“集中式银证通” 、“银期转账”等业务规模,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积极开展银行保险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代理销售保险、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业务,获得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托管资格等;推进银行同业合作稳步发展,与信托投资公司、农村商业银行合作,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支付结算代理服务等;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与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出现,促进了银行信贷理论的发展和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杭州工行高新支行需要适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在企业信贷方面积累的经验,利用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回报。
参 考 文 献
[1]胡延平: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消费经济.
[2]王磊: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江西:企业经济.
[3]倪莲: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法律风险分析[N].武汉: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4]王丽:我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N].天津: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杜平: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总是和对策 [J].天津:经营管理.
[6]陈东:谈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及对策[J].山东:经贸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