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 论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融论文资料|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国贸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电子商务|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金融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营销论文

论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微信集赞换论文
论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XCLW129820  论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银行保险的定义
二、广东省银行保险相互合作的发展动因
三、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分析
四、促进广东省银保合作发展的建议
五、结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自由支配的个人财产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保险费占人们生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多。广东省的银行保险之间已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局面。本文从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出发,讨论广东省银行保险之间的发展动因,通过对2003年-2009年广东省银行保险经营状况(主要从银保保费)进行分析来说明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促进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一些建议。
论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银行保险的定义
银行保险是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金融、税收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欧洲也是迄今为止银行保险最为发达的地方。虽然银行保险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路程,但是银行保险(Bancassuranee)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对它的定义多种多样。
(一)从经营策略角度的定义
从经营策略这个角度对银行保险的定义,认为银行保险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为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一种安排,主要形式就是通过银行的分支网络向客户推销保险产品。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渠道不是单一的,即不仅仅是柜台销售,而是全方位的,还有电话营销、网上营销、外勤人员营销,并可以邮寄的形式推销等等[1]。
(二)从保险销售途径角度的定义
从保险销售途径这个角度对银行保险的定义,认为银行保险就是通过银行或邮局网络销售保单的作法[2]。
综合以上两种定义,银行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3]。在国外,一般认为银行保险是从法国开始的,全球最早的两家银行保险公司出现在1973年的法国:一家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农业保险互助会合资成立的保险公司――“Soravie”,另一家是法国投资银行Paribas旗下的银行保险公司。随后,银行保险发展迅猛,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大趋势。
然而,对保险公司而言,销售保险产品可以向客户提供购买保险的一系列信息,弥补了银行业务品种单一的不足,使其不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更愿意在银行获得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既可获得低价格的金融产品,又可节省时间;而对于银行而言,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既不需要任何高成本,也不用负责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赔偿,还可以赚取相当一部分的代理费用,为银行提高额外利润。因而,银保合作的发展成为必然。
二、广东省银行保险相互合作的发展动因
银行保险从诞生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是迅速的,从欧洲开始向全球扩展, 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是众多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对广东省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
(一)宏观动因
银行保险发展的宏观动因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变化、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变化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明显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是在发达国家,随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2000年国家人口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已经达到68岁,而广东省本省平均寿命达到人均77岁,广东省在半个世纪内将人均寿命从建国初的57岁上升到77岁,这个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人口结构的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广东省寿险业的长足发展,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与此同时,广东省的长期经济增长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对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期望,金融意识也增强了。人们的投资观念也逐渐改变,从投资于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转向更高收益的长期储蓄保障型金融产品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上面(例如保险公司推出的一些投资理财、分红保险),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得到更多、更完善的服务,而且只在意能否获得投资收益,并不在意购买到的是金融产品还是保险产品,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意识的变化使得银行保险的合作成为必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的技术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通讯和电子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被应用到了银行和保险领域,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银行保险对大量客户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大大提高,不仅节省了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费用,而且有利于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客户开发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金融保险产品。
2.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
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所面临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上。一方面,由于传统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管制的,银行同业之间不允许价格竞争,对新进入者也是严格限制的,这使得银行长期处在“避风港”中,没有向外扩张的压力和动力,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放松了金融管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银行的数量猛增,竞争不可避免且愈演愈激烈,传统业务所能获得的利润空间开始缩小,银行不得不另寻出路;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共同基金的兴起,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的不断创新,融资能力的不断扩张,而且融资成本更低,导致大量资金从银行转移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上,银行同时面临着外部的竞争压力,这也使得银行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不得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的这种动力直接推动了银行保险的产生。
3.政府政策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和税收优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为了加快自己的银行保险一体化进程,修改了金融立法,放松了金融管制,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英国早在1986年就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随后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美国也在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等等,这些法律都对各自国家的金融制度进行了调整,废除了金融分业制,确立了金融混业制,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广东省虽然顺应国家政策仍实行金融分业制, 但是商业银行无法利用其庞大的销售网络销售自己的金融产品(如保险和证券),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受到限制;同时许多混业经营的跨国金融集团纷纷进入整个金融市场,因此迫切需要允许国内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另外政府的税收优惠也是促进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养老的压力,而寿险业的发展却可以缓解这一压力。经合组织(OECD)早在198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阐明了这一重要观点:寿险保单的热销无疑减轻了许多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压力,因而通常为政府所鼓励,许多政府给予保单持有者税收减免也表明了这一观点。目前广东省对所有保险赔款或给付额都免征个人所得税,这种政策大大加快了寿险业的发展,也促进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程。
(二)微观动因
前面提到的宏观方面的因素只是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属于外因。银行保险的迅速发展的推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因,来自于它们自身微观利益的驱动,总的来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银行保险可以从三个方面共同获益。
1.规模经济[4](Economies of scale)
一般而言,在不改变产品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扩大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的话,就存在规模经济,银行保险也是存在规模经济,因为借助于银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技术的支持,保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总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但也可能存在规模不经济。总体上看,保险业是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其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大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强,信用级别比小保险公司高,因而有利于通过稳定的市场形象吸引更多的投保人;二是保险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较其他行业不明显,因此,增加保险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单位保险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三是拥有大量的分支机构可以使保险企业增强其竞争力,随着一定范围内保险企业规模的扩大,单位资产平均固定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2.范围经济[5](Economies of scope)
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比各个单独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总成本更少的话,就存在范围经济。对银行保险来说,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从生产层面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品间共同分担管理费用,技术成本以及其他的固定成本费用,因此,经营客户关系的固定成本将可在一个大的金融服务范围内进行分担;从消费层面看,顾客将可以通过购买银行保险集团的产品而不是在各个专门的公司购买相同的产品来体验到更低的搜寻、监督与交易成本,而且可能为这种方便的购买方式支付更高的价格。
3.一体化的服务
由于广东省经济发达,人们总体收入水平的增加,投资观念的增强,对金融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在于力求满足客户对不同的金融产品的需要以及对投资增值的关注,通过一体化的服务稳定既有的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扩大新的客户群。实际上,客户经常会接受一种投资方式的建议,并不关心得到的是银行产品还是保险产品。因此,无论是退休储蓄、住房投资、子女的教育还是金融市场的投资,客户总希望在同一家金融机构得到满意的答案,否则该客户更换金融机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概况
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的合作,即行业之间的渗透,可以充分发挥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均沾,体现出一种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积极谋求企业发展的新道路。银行保险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广东省的银行保险发展也相对比较迟。但是由于它发展迅猛,近年来,银保合作已成为金融渗透的主流。广东省的银保合作约始于1996年,但起步发展并不是很迅速,当时,如华安、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为了扩大业务,树立形象,以尽快占领市场地位,纷纷与各家银行签订了代理协议,开始尝试联手开拓市场,迈出了银保合作的第一步。从1997年开始,广东省的银保合作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五大保险公司在广东省的各个分点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几十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迅猛,但还没有真正达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占各年寿险保费和总保费的比例并不高。到2000年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合作;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中国招商银行也开始重视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与中国人寿、泰康、新华三家保险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协议;中国银行与美国友邦、美亚保险全面携手合作等。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也与日俱增,而广东省银行保险更是从2003年开始真正迅猛发展,实现2003年保费44.217亿元。下面将通过广东省2003年至2009年银保保费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它的发展现状。
(二)2003年至2009年广东省银行保险保费分析
表1:2003年-2009年广东省银行保险各年保费数据及比例(保费单位:亿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保费
299.47
344.21
392.84
473.19
625.6
884.16
959.57

人身险保费
211.99
243.3
280.42
333.48
440.58
676.39
720.47

寿险保费
170.065
205.495
237.151
283.73
387.27
601.76
651.98

银保保费
44.217
50.963
59.288
92.780
137.868
248.52
286.32

银保占当年寿险保费比例
26%
24.80%
25%
32.70%
35.60%
41.3%
43.93%

数据来源:广东省保监局网站
表1中,各年份总保费是指财产险保费和人身险保费的总和;其中人身险保费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健康险保费和寿险保费;银行保险的保费是寿险保费的一定比例,由于数据统计的四舍五进以及统计过程的误差性,假设表1中的数据误差性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
可以从表1中的数据和图1看到,从2003年至20089年广东省银行保险的保费逐年增加,发展迅速,从2003年的44.21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32亿元,7年中银保保费翻了6番,可见,银行保险在广东省内从2003年起的发展十分迅猛,银保合作日益加深。从每一年银保保费占当年寿险保费的比例中(如图2)我们可以看到:从2003年的占比为26%,到2004年的占比减少为24.80%(由于经济萧条影响),之后从2005年起到2009年的银保保费占比都逐年增加,分别是25%、32.70%、35.60%、41.3%、43.93%。总体上看广东省每一年的银行保险保费占当年寿险保费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只有在2003年进入2004年,银行保险业务未能延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占2004年寿险保费收入的比例的增长率为负数(-1.20%)。
(三)2003年至2009年广东省银行保险保费占总保费比例分析
表2:2003年-2009年广东省银保保费占总保费比例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保费
299.47
344.21
392.84
473.19
625.6
884.16
959.57

银保保费
44.217
50.963
59.288
92.780
137.868
248.52
286.32

占总保费比例(%)
14.765
14.806
15.092
19.607
22.038
28.11
29.84

 数据来源:广东省保监局资料计算得出
从表2和图3可以得出,银保保费收入在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3年至2009年分别是:14.765%、14.806%、15.092%、19.607%、22.038%、28.11%、29.84%,这个比例随着总保费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银保业务已经演变成了与个人直销、团体直销相并列的寿险销售三大渠道之一,大大拉动了寿险业务的增长。
四、促进广东省银保合作发展的建议
在看到目前银行保险业务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银行保险发展有利的因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也要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条件,构建银行与保险的战略组合,充分发挥二者有机配置的整体效应,实现二者“双赢”,促进银行保险进一步发展。
(一)开展深层次合作,构建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可以看到银保合作还处于低层次、短期化的合作阶段。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我国的银行保险必将向更高层次和更长期合作的发展。无论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银保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避免层次低和短期化行为。银保合作的长期稳健发展需要持续推动力,构建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银行保险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战略联盟框架下,银行和保险公司更趋向于选择一至两家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合作形式突破目前单层面的协议合作,较大规模增加附加投入,对合作项目进行深度开发,使优势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信息交流更为密切。
(二)开发和创新产品
一方面,消费者总是希望能从银行方便地获得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开发新产品,使其方便性、保障性、储蓄性和投资性于一体,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也是银行保险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成立产品研发、推广专家小组,联合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突出经营差异化和产品品牌化。
(三)加快实现保险业电子化,并实现银行与保险的联网
运用电脑手段,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联网,是开展银行保险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银行具有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快捷的结算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开发电脑运用技术,为客户提供方便,使客户能在银行的任何网点交纳保费或者领取保险金,减少客户交取保费的环节。这也是保险公司加强售前售后服务,争取客户的有效手段。目前银行业和保险业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是:由银行先代收代付保险费,进一步银行可代为推销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也可代为推销银行产品,但这一点需要保险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电脑信息网络等技术的支持,继续发展下去,银行可考虑开发带有保险性质的储蓄产品,保险公司可考虑开发带有银行产品特点的保险产品,这些在发到国家的保险业已经出现过。例如日本生命保险公司和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已拥有ATM和CD系统网络(ATM是指现金自动借款提款机,CD是指现金提款机),并发行寿险磁卡,与银行提款卡一样,客户凭卡即可提取现金,并可查询保单的可贷款金额和红利累计生息余额,自动办理保单贷款等功能,寿险磁卡还可以用来客户购物消费,功能多样。我国的银行保险业也应该采取此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方式,增加客户对银行保险的新鲜感,进一步促进银行保险的发展。
(四)培养专职化的银保人员
我们必须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与银行的联系、沟通、协调,下达年度计划,分解任务,制定得力措施,才能共同将代理寿险业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把银保业务做大做强,把保险公司的银保保费提高到最高点,也提高了银行的额外利润。所以培养专职化的银保人员必须要有计划,由于银保代理人员普遍不太懂保险基本知识,代理银行保险业务对他们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此对银保代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培训,使银保代理人员对保险基本知识比较熟悉,懂得看保险条款,会解释保险合同内容,会宣传保险产品的基本特点,并且办理投保手续,对保户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予比较满意的解答,增强保户投保的积极性。
(五)加强银保的监管力度
监管具有滞后性,监管当局不可能将所有的业务都及时纳入监管视线,只有当问题或风险发生了才对其进行管制。在这种情况下,自律监督体系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国内银行保险的具体操作各不一样,有些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为了自身业绩对其它保险公司恶意诋毁,对其它保险公司在银行的宣传资料恶意撕毁、抛弃。这些现象除了金融监管进行规范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目前的保险同业公会在银行保险业务上只形成了原则上的规范,并未将具体的操作进行制度化。鉴于银行保险是涉及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跨行业务,本人认为,各地的保险同业公会和银行同业工会应共同协商,形成统一规范的具体业务操作制度、监督和惩罚制度来强化自身经营道德、作风及行为的自我约束,以达到自我监督与控制、防范风险的目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交流和沟通,开展宣传合作,共同提升银行保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有序的竞争环境。
五、结论
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合作发展将愈演愈烈,银行保险的向前发展不仅能给银行业和保险业带来共同利益,而且将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消费者,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更有利于金融企业开拓市场,优化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其国际综合竞争力。可以预见,广东省银行保险业将发展得更加稳健,银行保险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参 考 文 献
雪峰.保险业如何做稳[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张琳,曹龙骐.中国商业保险市场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李穷,周德新,钱晓勤.中国保险市场金融工具配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洪涛.发展保险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深度开放下的中外保险文化接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邢哲,甘寿国,李渝萍.统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刘连生.保险法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7,(6):63-65.
魏华林,杨霞.银行保险的中国实践:发展历程与前景预测[J].武汉金融论坛,2008,(7):4-8.
谭英平.银行保险现状及国际比较[N].中国统计,2006,(8):60-61.
李波.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当代经济,2008,(2)下:108-109.
丁凤瑶.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07,(1):18-19.
俞丽萍.试论我国发展银行保险的法律思考[J].上海保险,2004,(11):150-154.
何文炯,金皓,竺华英.银保合作与共同发展[J].浙江金融,2001,(5):43-44.
董影.我国银行保险合作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政金融,2008,(6):30-31.
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网站[DB/OL].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DB/OL]


论广东省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 下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广东省 银行 保险 合作 现状 发展 趋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论文
广告位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