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 1、通货膨胀就是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
涨的现象。
2、通货膨胀的度量是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的。(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与成因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主要有三种观点
1、促进论
2、促退论
3、中性论(二)、通货膨胀对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着替代关系,在长期中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三)、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大部分人的名义收入可能会上涨,但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实际
入并不一定(四)、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对财富财富结构不同的经济单位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其受损或受益三 、浅谈我国近期的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的成因的分析(一)、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由于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开始了扩张阶段
、通货膨胀是各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长期伴随现象,根本原因是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决定的,所以我国通货膨胀在所难免
、中国货币的超发,人民币升值和贸易顺差四 、结论和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一点建议(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
(二)、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
(三)、加强进出口贸易管理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经济发展作为本国首选的经济目标,我国也把经发展作为
所有工作的首位。但是在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
什么是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到底和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通货膨胀对
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到底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促退经济发展呢?我国的经
济发展为什么也出现了通货膨胀呢?怎样处理我国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通货膨胀
,本文将从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近期经
济发展与通货膨胀成因及分析和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这四个方面来阐
述这些问题。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关系 影响 成因 建议
通货膨胀的含义以及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也是货币失衡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通货膨胀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货币理论是指出,通货膨胀是纸币在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的流通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的利通数量,否则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当局过多印刷货币的后果,其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一般来说,对于通货膨胀通常作为如下定义:通货膨胀是吧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的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是一种纸币现象,三个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结果。在金属货币的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动调节货币流量,因此通货膨胀一般不会产生。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方面是纸币流通从技术上提供了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可以强制货币进入流通。由于这些因素,通货膨胀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货币现象,并时时困扰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因此,理论界一般把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联系起来,把通货膨胀看出是纸币流通的特有现象,但并不能说纸币流通必然产生通货膨胀。还有说的物价上涨不是单单是指个别的物价上涨,而是所有的各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是一般的那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且物价的上涨不是暂时的、一次性的上涨,而是一贯的、持续上涨,有段较长时期的上涨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是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的。而如何计算通货膨胀率则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进行度量。通常来讲,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主要是各类的物价指数,主要有: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通常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是反应不同的时期普遍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的价格动态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但由于消费品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面的情况,所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
2.批发物价指数
这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平均价格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的批发价格,但不包含劳动价格,这使得该指数发映面较窄。可能导致信号失真。
3.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这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的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该指标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但往往容易受到价格结构的影响,造成信号失真。所以衡量一国或者地区的通货膨胀率的准确变动,需要各种指数结合起来一起分析,从而可以准确的计算出一国或者地区的通货膨胀的程度。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与成因
1.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照标准的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一般把年通货膨胀率在1%—3%看作是爬行通货膨胀。另一个极端是恶性通货膨胀,但我们也无法确定价格上涨多少就可以认为是恶性通货膨胀,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的为恶性通货膨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温和通货膨胀,它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货膨胀,大部分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都属于这个类型。
(2)、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不同,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公开型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状况可以灵敏的通过物价变动反应出来。而抑制型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工资水平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没有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下降的现象。发生抑制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存在国家对商品价格实施严格管制,市场机制作用不完全;二是经济中存在货币供给过多,社会需求压力过大,而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变动反映出来。
2、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国家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当中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总供给既定的条件下,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的总供给同等规模的增加,物价水平上升缓慢;如果丝毫不能引起总供给的增加,需求的拉动将完全反映到物价水平上。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是指在社会商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有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前者称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后者称为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前提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物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生产厂商有可能操纵价格,是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成本开支的增长速度,一获取垄断利润。如果这种行为作用较大,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相应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总需求将会随生产的变化而发生转移。需求增加的部门,产品价格和工资会上涨,需求减少的部门,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工资和价格不会随之下跌,从而最终造成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发生,也可以从一国开放部门与不开放部门的角度进行解释。
二、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效应究竟如何,大体上有三种观点,即促进论,粗退论和中性论。
1、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刺激产出增加的效应,特别是政府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支出,以增加货币供给的手段带动全社会需求的增加,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大部分内容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发达国家程度要高,政府可以在保证不减少或不排斥私人投资增长的条件下,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财政,从而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有害无利,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降低经济效率从而阻碍经济增长。从生产角度看,连续的通货膨胀使投资风险增大,而且使投资风险更加难以预测,由此会降低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另外,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大整个金融机构的运行风险,不利于经济的稳定。
3、中性论,中性论者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和经济增长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由于公众理性预期,在一段时间内对物价会上涨会作出合理的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
(二)通货膨胀对失业的影响
1、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影响,目前公认的观点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着替代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
2、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关系通常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后来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只在短期内成立,在长期中则不成立。
(三)、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1、通货膨胀是一种隐藏的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在通货膨胀时期,大部分人的名义收入水平可能会有所上涨,但是扣除通货膨胀影响之后的实际收入水平则不一定。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因通货膨胀而上升,另一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则会下降。这种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在分配效应。
2、通常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获得通货膨胀带来的收益率,增加了利润。针对这一不利于工人的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效应,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收入指数化理论来解释和解决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四)、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
1、一个经济单位的财富或资产主要都两部分构成: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考虑到负责的情况,则一个经济体的财产净值等于其实物资产的价值加上金融资产的价值减去负责。通货膨胀对财富的结构不同的经济单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其或收益或受损,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
2、在通货膨胀中,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通常会和通货膨胀率保持相同的变动方向。对于金融资产中的股票,因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具体的某只股票在某个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价值将作怎样的变动是很难去确定的。至于像现金存款等这样的金融资产或负责,如果其利息固定,则最终将以一笔固定数量的名义货币来了结,不会随物价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债权人受伤,债务人收益。采用浮动的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的影响。
三 、浅谈我国近期的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的成因的分析
(一)、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由于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开始了扩张阶段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经济增长作为本国首选的宏观经济目标。我国近些年来
也把经济增长摆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获得了惊
人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那么高速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带来相应的通货膨胀。而且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物价出现了快速上涨的势头,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定程度压力和负面影响。
(2)、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紧跟时代的浪潮,经济飞速发展,现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GDP不断增长的背后,物价飞升上扬,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已经出现,并且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恶化态势逐渐在中国开始蔓延。
(二)、通货膨胀是各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长期伴随现象,根本原因是扩大再生产的特点决定的,所以我国通货膨胀在所难免。
(1)、通货膨胀是各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长期伴随现象,世界上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使用纸币的条件下,其经济增长都伴随一定的通货膨胀。除了正常价格上涨因素以外,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扩大再生产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通过扩大再生产实现的;而为了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拿一部分产品用于固定资产或基本建设投资。但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特点是在较长时期内取走劳动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期却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固定资产投资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将积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时,必然会破坏既定的供求关系,引发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或通货膨胀。没有这个通货膨胀,扩大再生产就难以进行,经济增长就根本不能实现。可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或许有人讲,这种情况只适合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笔者认为,对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同样适用,因为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也必须以一定的货币资金投入为前提,也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而这些投入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具有相同特点,自然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2)、从理论上说,只有经济的发展刺激了社会总需求的膨胀,才会形成对货币需求的膨胀,为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国家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当货币供应量超出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时,通货膨胀势所难免。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先后都出现了通货膨胀。
(三)、中国货币的超发,人民币升值和贸易顺差
中国通货膨胀和泡沫原因之一是货币超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为了
促进经济的发展,都相继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裕的流动性对物价的上涨造成压力。
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贸易顺差,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连年大幅增长,对外贸易的不
平衡不断加剧,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
了国内流通领域,不断加剧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
剩,导致了当前我国流动领域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
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
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
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四 、结论和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一点建议
由于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以至于我国的物价大幅度的上升,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恶
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利的影响,所以我提出以下几点建
议的来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一) 首先要实施稳健的财政和灵活的货币政策,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减少
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灵活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
物价水平。要合理的印刷货币,不然同之前的美国一样疯狂的印刷美金导致美国物价横
飞,美元贬值。
(二)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
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打压不合理
的的虚高的价格,避免价格的屡屡攀升。
(三)、加强进出口贸易的管理
合理控制进出口贸易数量及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结构比例等,使进出口
贸易保持平衡。尽量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健发展的同时,减少其对国内经济造成
的影响。
综上所述,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国在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时,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确保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我国在积极应对通货膨胀的时候,除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政策以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其能惠及全体中国人民。同时,要积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其更加合理、公平。
参考文献
1、吉静,《货币金融学》第十《货币均衡与宏观调控》,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贾玉革,《金融理论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杜奇华,《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4、郭锐、吴桂平,《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
11卷第2期
5、陶文达,《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2期
6、徐建新,《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家》,199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