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5
1.1国际网络银行的发展5
1.2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5
1.3国内外网络银行发展现状比较6
2影响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因素6
2.1金融创新6
2.2信息技术6
2.3银行自身7
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7
4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提出的建议9
5结语11
参考文献12
内容摘要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网络交易的支付平台,网络银行业务也与日俱增,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银行纷纷发布网上银行发展战略,斥巨资完善网上银行系统,视网上银行为赚钱的机遇、争取市场份额的手段。但由于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较晚,新形势下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网络银行的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在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主要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措施建议。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1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995年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后,网络银行迅速在全球发展起来。网络又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 Internet 技术,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劵、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Internet 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1.1国际网络银行的发展
网上银行最早起源于1995年美国,后迅速蔓延到Internet所覆盖的各个国家。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交易额、交易量都有成倍的增长,已经在银行业务中占有相称大的比例。例如在香港的区最成功的案例是东亚银行,其网上银行交易量已经占到总交易量的20%~25%,而且还保持着高速增长。
目前,国际上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机构分两种,一种是原有的负担银行,构密集,人员众多,在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同时推出网上银行系统,形成营业网点、ATM、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综合服务体系,另外一种是信息时代倔起的直接银行,机构少,人员精,采用电话、Internet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2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网络建设起步较早,但因特网上的银行业务发展不足,与国外的银行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开设网站,主要是进行形象宣传和业务介绍,实际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业务即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开户、办理存取款及信用卡业务的还很少。从我国网上银行交易形式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完全依赖于因特网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它所有的业务交易都依靠因特网进行,另一种是在现有的商业银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银行传统业务捆绑到因特网上,开设新的电子服务窗口,即所谓传统业务的外挂电子银行系统。目前我国大多数网上银行交易系统都属于后一种。
1.3国内外网络银行发展现状比较
近年来,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开设网站,主要是进行形象宣传和业务介绍,实际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业务即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开户、办理存取款及信用卡业务的还很少。 国外网上银行的服务种类和国内网上银行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由海内外银行业务差异造成的。例如国外银行利用混业经营的优势,在网上银行中融入了很多金融创新,分别有大银行侧罗但对于国内银行来说,由于业务模式不同,这种发展思路并不适用。我国网络银行的网上业务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和增值服务,盈利能力差,主要集中于电子支付业务和网络银行两方面,距国际上通常意义所指的银行业电子商务尚有很大距离。
2影响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因素
2.1金融创新
人类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全方位的高峰期。不断形成的新市场和层出不穷的新工具、新交易、新服务冲击着金融领域,不仅革新了传统的银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打破了金融活动的国界局限,而且改变了金融总量与结构,重塑了金融运作机制,提高了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了世界金融的新格局,导致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呼唤着金融业务载体的全方位更新,这些都为网上银行营造了良好的萌生和发展环境。
2.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器之一,计算机在银行业的引入,使银行的传统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传统业务的处理手段和程序,包括存、贷、取、汇、证券买卖、市场分析、行情预测乃至机构的内部管理等经营、管理业务,均通过计算机处理。电子化资金转移系统、电子化清算系统、自动付款系统等金融电子系统的创建,形成了国内外纵横交错的电子化资金流转网络,这使得网上银行的建立不仅成为需要而且成为可能。
2.3银行自身
由于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的特点,覆盖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渗透到生产和生活领域,这就要求银行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进行支持,以顺应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网上银行业务,银行既能减轻竞争压力,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要,又能使银行业务范围得到拓展与延伸,银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据统计,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比电话银行低75%,比普通银行低90%,更容易实行成本控制。网上银行还具有无分支机构,人员少,通信费用低,无纸化操作,产品价格竞争力强,能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等特征。网上银行的建立已成为银行控制成本、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
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网络银行相比,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形式仍是以传统银行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开展交易业务,并没有真正实现“虚拟银行”。由此可见,诸多问题势必会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下面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3.1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安全性较低
银行业内部网络构造也还处于很低级的状态,银行内部局域网建设仍很落后,即使是同一个商业银行内部,各个市和市之间,市和省之间,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连接。银行在线业务使得大量经济信息需要在网络上传输,资金在线划拨,可见,网络安全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国外各家网上银行不惜投入巨资开发先进的、无懈可击的保密安全系统,以保障网上客户的交易及资金安全。我国的网络银行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国外的,这些都成为网络金融安全的隐患;二是安全认证机制落后,目前大多数网上银行采取的是“ID 和密码”这一传统认证手段,存在被盗取密码的风险。另外“钓鱼网站”也是网上银行使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隐患。
3.2 网络银行监管机制和效率急待完善和提高
网络银行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都导致了金融监管上的困难。在网络银行里,电子货币取代流通货币,加速了货币流通,使央行测算货币总量和货币供给量难度相应增大,准确性降低;其次,其无纸化操作,不仅无凭证可查,且电子记录可以不留痕迹地修改,使交易过程复杂化,大大加大了金融监管者监管的难度;另外,网络银行的跨地域普及发展,将推动我国金融业走向混合业务经营和跨国经营,都将给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监管带来新的课题。
3.3用户对网络银行缺乏信任
网络银行只有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收益。目前我国使用电子银行的用户仅占到总量的不到三分之一。普通公众和企业目前对电子银行的相关业务不了解,而且缺乏信任,大部分原因是是出于对风险因素的担心,以及银行对电子银行相关业务宣传普及还不够。这意味着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还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待挖。
3.4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银行还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来保护,而现行的法律又很难规范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比如开通网上银行需要签订服务协议,是一份明确客户以及银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客户如果希望获得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只能简单地表示接受,而不能提出修改条款的具体内容。由此签订的协议在出现争端时,责任的认定、承担的赔偿数额、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问题都是现有条件下难以解决的。
4 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提出的建议
4.1应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极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内部技术和操作故障都难以避免,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对于银行来讲,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不仅包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恶意侵入、人为破坏、金融诈骗等各类因素。
4.2应加紧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的水平,为扩大网络银行的生存空间,要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高速信息网是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是我国21 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我国未来网络银行的最强基础支撑。同时,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使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转变观念,为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
4.3以客户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创新服务品种
在以网络银行等为代表的网络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过程中,虚拟柜台操作给客户带来了不受时空约束的便捷性,与此同时还需要保持银行与客户之间交流的畅通无阻,以坚定客户选择网络金融服务的信心。
国内银行需要建立多样化的交互沟通渠道,包括电子邮件、电话、实时在线交流等,以满足客户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临时需求。是否能够保持与客户及时沟通、应对各种突发问题是银行打造网络服务品牌的基础之一。
确定内地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并对目标顾客进行市场细分,以特定的分类标准(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直至网络搜索习惯等形成单一分类指标或交叉分类指标体系),进而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对顾客及其家庭主要成员都要建立个人档案,在对客户情况了解清楚的基础上,银行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包括产品及业务多方面的优质化个性服务。
4.4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
首先,应成立专门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主要受四个部门的管理:银监会、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新闻出版署。后三个部门主要负责信息技术和新闻管理,而银监会是主要的业务管理部门。考虑到网络银行发展规模以及业务特殊性,应在银监会内部设立由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组建的专门监管部门,进行研究并执行监管;其次,应加强业务监管。银监会应加强对网络银行传统业务的监管,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建立跟踪检测系统,加强网络银行业务的实时监控。在对网上银行的日常监管中,还应加强防洗钱、防止违规操作等问题的发生。此外,还应重视现场监管,一方面登录网上银行的网址,通过检查网上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告内容、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体系以及银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条文等,来了解网上银行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进入银行内部对现场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5应加大宣传,增强大众网络金融意识
现阶段必须加大对网络金融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广应用网络银行成果,使国民通过感性认识,感觉到网络银行发展对我国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优势,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更新理财观念,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提高银行体系网络化水平。全社会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和大众都能够学习必要的金融电子化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科技知识,及时更新观念,为迎接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作好充分准备。
4.6 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规范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网上金融服务的发展,在网络交易的税收征管、网络安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信息保密等方面要尽快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其次,还应对网络银行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与选择,网络银行系统管理机构和安全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做出规定,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对违反安全法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创造网络银行正常的运行环境。
5 结语
网络银行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成为 21 世纪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虽然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监管、网络安全、法律约束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表明,只要通过推进网络化建设、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以客户需求角度出发,着重提高银行自身服务素质。那么我国网络银行必将在新时代的网络经济浪潮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兰英.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
[2]舒海棠.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J].经济师,2006,(12):65-66.
[3]何朝阳.网络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 年:25-26.
[4]刘银志.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3):105-106.
[5]伊倩.我国网络银行监管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4月总第318期: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