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的概念
1.1储蓄的含义
1.2储蓄的原则
1.3储蓄的主要特征
1.3储蓄的基本形式
1.4储蓄的种类
储蓄的作用
2.1储蓄的误区
2.2储蓄的作用
内 容 摘 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大银行家摩根也曾经说过:“我宁愿贷款100万给一个品质良好,且已经养成储蓄习惯的人,也不愿贷款1000元给—个品德差且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可见,养成储蓄的习惯不仅能够给居民个人积累财富,更重要的是养成节约、有计划开支的意识。
1.1储蓄的含义储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和手持现金等。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储蓄一般指狭义的储蓄,即存款储蓄。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1.2储蓄的原则
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居民个人所持有的现金是个人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方式强 迫其存入或不让其存入储蓄机构。同样,居民可根据其需要随时取出部分或全部存款,储蓄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取存款。并要支付相应利息。储户的户名、帐号、金额、期限、地址等均属于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合法的手续均不能查询储户的存款,储蓄机构必需为储户保密。
1.3储蓄的主要特征
1.储蓄行为的自主性
储蓄行为的自主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蓄对象是私有的,就是储蓄者所要储蓄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储户所有,储户自己有权支配,这是储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二是储户进行储蓄是自我需要的结果。储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某种需要,这种储蓄的自主性反映了自我服务的需求,不论是保值或增值的储蓄都是对储户有利的,因而货币所有者愿意从事储蓄活动。
2.储蓄对象的暂时闲置性和积累性
储蓄动机产生于个人取得收入以后扣除消费部分的结余。这部分结余构成了个人能进行储蓄的物质前提。同时,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消费,这也说明了储蓄对象的闲置具有暂时性。储蓄的积累性是指储户在货币资金上量的积累。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储蓄行为对储户个人具有积累财富的作用;其次,从货币资金代表社会财富的角度考察,货币储蓄过程也是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
3.储蓄价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如果连本金都保不住,储户是不会参加储蓄的。因此,储蓄的保值性是储户进行储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储蓄的基本特征;其次,储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不但要取回本金,还要带来利息,这是信用行为的基本要求。储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收益水平。
1.4储蓄的基本形式活期储蓄
1.零存整取
活期储蓄指不约定存期、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是客户进行各项理财活动的基础。
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2.定期储蓄
即事先约定存入时间,存入后,期满方可提取本息的一种储蓄。它的积蓄性较高,是一项比较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定期储蓄的开户起点、存期长短、存取时间和次数、利率高低等均因储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的定期储蓄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四种。前两种居多。此外,还有“有奖储蓄”和“定额储蓄”(以一定金额的不记名存单作为存款凭证的一种手续简便的储蓄)以及结合消费信贷用于购买耐用商品的储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储蓄,既方便储户的不同需要,也有利于银行有计划地安排使用资金。
中国各大银行的定期储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通信存款。
3.华侨人民币储蓄
是专为华侨和港澳同胞举办的一种储蓄。华侨和港澳同胞把从国外和港澳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参加这种储蓄,利率优惠。存储时凭外汇兑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存款到期只能支取人民币。
其他储蓄 包括有奖储蓄、保值储蓄、邮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住房储蓄等。
4储蓄的种类
1.活期存款
指不规定期限,可以随时存取现金的一种储蓄。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参加这种储蓄的货币大体有以下几类:①暂不用作消费支出的货币收入。②预备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积攒性货币。③个体经营户的营运周转货币资金,在银行为其开户、转帐等问题解决之前,以活期储蓄的方式存入银行。
2.定期存款
指存款人同银行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支取本金和利息的储蓄形式。定期储蓄存款的货币来源于城乡居民货币收入中的结余部分、较长时间积攒以购买大件消费品或设施的部分。这种储蓄形式能够为银行提供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其利率高于活期储蓄。
3.整存整取
整存整取:指开户时约定存期,整笔存入,到期一次整笔支取本息的一种个人存款。人民币50元起存,外汇整存整取存款起存金额为等值人民币100的外汇。另外,您提前支取时必须提供身份证件,代他人支取的不仅要提供存款人的身份证件,还要提供代取人的身份证件。该储种只能进行一次部分提前支取。计息按存入时的约定利率计算,利随本清。整存整取存款可以在到期日自动转存,也可根据客户意愿,到期办理约定转存。人民币存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六个档次。外币存期分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五个档次。
4.零存整取
指开户时约定存期、分次每月固定存款金额(由您自定)、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个人存款。开户手续与活期储蓄相同,只是每月要按开户时约定的金额进行续存。储户提前支取时的手续比照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有关手续办理。一般五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齐。计息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存期分为一年、三年、五年。利息按存款开户日挂牌零存整取利率计算,到期未支取部分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的活期利率计算利息。
5.整存零取
指在存款开户时约定存款期限、本金一次存入,固定期限分次支取本金的一种个人存款。存款开户的手续与活期相同,存入时一千元起存,支取期分一个月、三个月及半年一次,由您与营业网点商定。利息按存款开户日挂牌整存零取利率计算,于期满结清时支取。到期未支取部分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的活期利率计算利息。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
6.存本取息
指在存款开户时约定存期、整笔一次存入,按固定期限分次支取利息,到期一次支取本金的一种个人存款。一般是五千元起存。可一个月或几个月取息一次,可以在开户时约定的支取限额内多次支取任意金额。利息按存款开户日挂牌存本取息利率计算,到期未支取部分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的活期利率计算利息。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其开户和支取手续与活期储蓄相同,提前支取时与定期整存整取的手续相同。
7.定活两便
指在存款开户时不必约定存期,银行根据客户存款的实际存期按规定计息,可随时支取的一种个人存款种类。50元起存,存期不足三个月的,利息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算;存期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不满半年的,利息按支取日挂牌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存款利率打六折计算;存期半年以上的(含半年)不满一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半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存期一年以上(含一年),无论存期多长,整个存期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
8.通知存款
是指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事先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额的一种个人存款方式。最低起存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含),外币等值五千美元(含)。为了方便,您可在存入款项开户时即可提前通知取款日期或约定转存存款日期和金额。个人通知存款需一次性存入,可以一次或分次支取,但分次支取后账户余额不能低于最低起存金额,当低于最低起存金额时银行给予清户,转为活期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按存款人选择的提前通知的期限长短划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其中一天通知存款需要提前一天向银行发出支取通知,并且存期最少需二天;七天通知存款需要提前七天向银行发出支取通知,并且存期最少需七天。
9.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为鼓励城乡居民以储蓄方式,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开办的储蓄。教育储蓄的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存期规定:教育储蓄存款按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三种。 账户限额:教育储蓄每一账户起存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 利息优惠:客户凭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时,可以享受利率优惠,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1储蓄的误区
1.居民储蓄越多越好。解析:对此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有一定的居民储蓄是必要的。居民的个人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它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可以调节市场货币的流通,而且还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居民储蓄太多就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造成消费品的积压,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2.居民储蓄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和扣划。这就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解析:我国对居民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为储户保密”是指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划。但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审理已立案的案件,需要查询当事人的储蓄存款的,必须向银行提出正式书面申请。如果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必须向银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经县银行和县以上支行核准后才能办理。其他任何部门、任何个人无权向银行查询,无权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居民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扣划。 3.如果银行连续下调利率,影响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那么储蓄存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解析:利率下调并不一定使存款的实际收益减少了。当利率下调但利率水平仍高于同期物价涨幅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只有当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同时虽然利率下调,但储蓄与保存现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储蓄可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存现金不利于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行;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2储蓄的作用
公民个人的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利国利民。(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可以“变小钱为大钱,变死钱为活钱”,有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银行中的个人储蓄,对于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生产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加速资金周转、变消费为积累、调节货币流通等机制而表现出来的。同时指出,发挥储蓄的作用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条件,因而既不应否定储蓄的作用,也不要把这种作用绝对化。(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一方面,国家通过开展储蓄业务,可以把市场上多余的一部分纸币采用信用回笼的方式吸收过来,可以有效地减少需求压力,使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平衡,保持物价稳定。另一方面,银行吸收公民的个人储蓄存款,转化为生产投资,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品,从而增加货币回笼,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和物价稳定。(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民的储蓄不仅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是计划消费行为。通过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是科学文明的消费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4)储蓄能够提高一个人应付危机的能力。储蓄不仅能够给自己积攒财富,还能养成节约和按计划开支的习惯,所以储蓄是理财的第一步。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丑媳妇每次在做饭的时候都藏一些米。等到灾荒到来时,她像变戏法一般拿出许多粮食,结果使全家度过了饥荒。 这一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养成储蓄的习惯,可以应付不时之需。否则面临“饥荒”时就会措手不及。
(5)储蓄可以为理财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储蓄才能积攒一定数量的金钱,这是理财的基础。如果我们身无分文,自然就不存在理财的问题。一个人要是欠了一大笔债款,而又想克服贫困给他带来的困扰,他就必须采取两个步骤:一个是勤劳地工作;另外一个 是尽量地节约,然后把消费剩下来的钱存进银行。对许多家庭而言,每个月中拿出一定数量的收入存入银行,一点也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养成这样一个习惯。 (6)可以增加成功机会。有一些人总是抱怨机会对他不公平,而当发财和投资的机会真正来的时候,他却一点资本也拿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消失。下面一个例子就说明了平时存钱的好处: 非勒小姐还是一个办公室文员的时候,每周只能拿到10美元的工资,但她坚持每周存入银行5美元,这样几年下来,她就有了可观的存款。这时在美国南部发现了石油。菲勒小姐以她自己的敏感觉得时机到了,但她的存款根本无法支付巨大的资金投入。于是她就以存款为抵押,借到了足够的资金,开始了她向亿万富翁的迈进。 (7)储蓄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大银行家摩根曾经说过:“我宁愿贷款100万给一个品质良好,且已经养成储蓄习惯的人,也不愿贷款1000元给—个品德差且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可见,养成储蓄的习惯不仅能够给自己积累一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养成节约、有计划开支的意识,这是学习理财技能的第一步。 有一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投资术语,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虽然是针对规避风险而言的,但对于储蓄这种风险小的投资品种,同样需要坚持这一原则。 先哲们早就提醒我们,“人们应当总是将其财富一分为三:一部分投资土地,一部分用于商业,剩下的那三分之一留在手中。”其中的最后一个留在手中的“二分之一”,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应当存在银行里的储蓄存款部分。参 考 文 献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二版2010年03月02日
百度百科: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