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出口企业普遍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企业经营困难,表现为盈利企业数量明显下降、销售利润率明显偏低、出口订单数量明显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受到影响较大,民营企业既有较强的危机意识,但是更勇于迎接挑战。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出口转危为机尚待时日。第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企业经营的不利因素及其影响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外需减少、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价格下跌、出口退税力度不够、融资困难、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内需减少。外需减少是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口的最直接表现;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及融资困难成为更加恶化了企业的经营环境。第三,企业已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尽管企业经营困难,但仍有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保持用工常态,采取大幅裁员的企业比重很小。企业经营者更愿意选择增加创新投入和开展员工培训等多种手段应对经济危机。企业期待政府能够有所作为,通过加大出口退税及其他政策的优惠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2008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增长率持续下降(注3)。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2.3个百分点,有1.2个百分点来自出口减速。尤其是从10、11月份开始,出口额增速呈下降趋势。说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已日渐显现。8月份前,受影响的还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场的企业,进入9、10月份后,出口日、韩等国的企业也纷纷被殃及,出现订单下降、客户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受冲击最为严重。在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的第104届广交会上,机电、家具、玩具等商品的成交量均有所下降。对许多出口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外需减弱已是客观现实,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还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我过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基础较难保证。多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单月首次出现量价齐跌,首现负增长。2009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9640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其中:出口10709.8亿美元,下降18.8%;进口8930.2亿美元,下降15.8%。11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82.1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1136.5亿美元,下降1.2%;进口945.6亿美元,增长26.
二、国际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世界经济继续下行,外部需求持续减弱。主要出口市场外贸订单大幅减少,产品出口受阻,企业经营困难加重,使得外贸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各生存企业重新瓜分市场份额,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欧美市场的需求下降,订单减少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欧美国家纷纷对外减少订单。从目前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对欧盟日本次之,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受影响不大。面对欧美市场的衰退,中国出口企业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此次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相对于发达国家较小,新兴市场国家如俄罗斯、印度、中南美等地的经济环境仍较为稳定。外贸企业的出口方向可以转向这些国家,以开辟新的市场。
中国国内的市场状况也不容乐观。中国外贸企业正普遍面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困境。由于出口产品提价力度赶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出现了企业不敢接出口订单的现象。一些外贸企业则采取了转型做内销的策略,一旦成功,这些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此外,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这将有利于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然而这种转型决非易事,不仅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还将会面临较的转型风险。
去年上半年,珠三角等地有不少中小企业倒闭,主要是玩具和纺织服装出口行业。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限于倒闭困境中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指出,出口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企业的倒闭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它还与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技术水平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有很大关系。受到冲击的出口企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这些企业被列为调整的对象。治理优良的企业通过健全
有效的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接管或管理层替换等手段获得较差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提高整个市场质量。金融危机的来临使较差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或者说是对它们的经济结构调整提前来临了。
2.世界经济继续下行,外部需求持续减弱
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特别是经济总量占60%、70%的发达经济体,其经济加剧收缩,对中国产品需求出现大幅度回落。目前,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基本面依然没有转好的迹象,后期仍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受金融危机扩散和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的拖累,后期新兴经济体也将面临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这也会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尽管各国政府已经推出一系列的减税及刺激经济的措施,但全球消费需求前景仍然不容乐观。在全球消费者消费需求恢复之前,中国出口难有大的起色。
3.外贸企业在困境中寻找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