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对于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指信息在网上传播过程中的不失真;信息的保密性,是指使用网络银行业务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安全,,必须做到保密性;交易确认的需要、交易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都通过网络进行,如何确认交易行为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目前,网络银行运行的安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病毒;网上犯罪;软件运行风险,其中既有系统风险又有操作风险,这些都与整个网络银行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密切联系。网络银行又容易诱发高智商犯罪,如:内部、外部黑客入侵;未经授权的资料截取和使用等,上述因素都是网络银行发展的绊脚石。
3、我国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网络银行不只是将现有银行业务移植上网,它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开放式的业务运行环境中以电子虚拟的方式提供服务的一种全新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这一新的客户交互方式的二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和银行在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客户根据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能有效地识别网络银行的风险,更不用说控制这些风险因素以保护自身的利益了,银行在这方面则拥有一定控制能力和主动权。因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银行不能获得必要的流动性并按预期的高效率完成支付结算功能,使得客户受到直接或者间接损失,处于信息劣势的客户一方不应该承担这些损失。相反,银行应该补偿客户的直接损失,至于客户的间接损失,也应考虑由银行和网络服务商共同承担。这类问题是在传统银行业务中不曾出现的,同时由于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也是现有金融法律体系中尚未涉及到的新问题。事实上,不止在交易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方面,在网络银行有关交易规则、交易合同有效性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需要。
世界各国很早就着手在这方面的法律建设。例如,美国早在1978年就制定了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联邦电子资金移动法》;法国在1985年立法对使用信用卡支付进行了规范;日本在1994年制定了电子银行资金移动的相关法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也都相继出台了电子交易法.(注9)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为规范和引导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范银行业务经营风险和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也在2001年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不过该《办法》只是从大处着手勾勒出了一个网上银行业务监管的框架,对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和法律责任做出了一些初步规定,许多细节问题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对于公平电子交易、交易操作规程、银行与客户的关系、网上交易的权则等方面均无明确规定。
4、我国网络银行业务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品种少的问题首当其冲。下表归纳了我国主要网络银行的业务:
表二: 我国主要网络银行业务概况
银行 已开展的网络银行个人业务 已开展的网络银行企业业务 已开展的其他业务
中国建设银行 账务查询、个人账户转账、代理缴费、网上支付、信用卡申请 账务查询
中国工商银行 转账、外汇买卖、证券业务、在线支付、账户管理、代缴费用、异地汇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理财 账户查询、网上结算、票据业务、基金业务、国债业务、项目融资顾问 牡丹国际卡
中国银行 账务查询、个人帐户转账、代理缴费、网上支付、信用卡申请 企业集团查询服务、账务查询、公司内部转账、国际收支申报 银证快车、美元清算查询、纽约客户服务、涉外收入申报
招商银行 账务查询、个人账户转账、代理缴费、网上支付、网上证券服务、安揭贷款月供计算、财务分析 财务查询、公司内部转账、对外支付、代发工资 网上支付、网上商城
(注10)
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网上支付、账户查询、转账等一些基本银行业务。虽然少数业务具有一些个性化特色,如招商银行的网上证券服务和个人财务分析,中国银行的银证快车、美元清算和涉外收入申报,但是这些特色服务所占的比重太小,不足以充分显示网络银行善于为客户“量身定做”符合客户特定需求的金融产品这一特色功能。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业务只是传统业务在网络银行的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络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在操作界面上也缺乏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远远没有实现网络银行业务品种的革新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从而没有把握网络银行的本质要求一一在新的竞争平台上转换经营模式,有效提升利润空间。
然而国外的许多优秀网络银行都提供从支票和储蓄账户报告、个人账户管理、财务分析等初级产品和服务,到支付账单、抵押贷款管理以及股票和共同基金交易服务、外汇买卖、现金管理、信贷管理许可、纳税申请准备等中高级产品和服务。国外的经验表明,服务品种涵盖面广是网络银行获得成功的要义之一,我国网络银行要想加速发展,目前业务品种匮乏的现状就必须改善。
5、我国网络银行人才缺乏。
我国现有的既掌握微机、通信网络技术,又懂金融业务知识的科技人才不能满足银行业务扩展的需要,且这支科技人才队伍缺少培训 “充电”、学习新知识的机会,致使知识老化、工作无起色,面临着被时代淘汰的危机。同时,我国又面临人才市场的竞争,目前外资银行己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抢滩登陆,以高薪等手段向我国金融行业网罗大批国内高水平的金融业高科技人才,造成我国银行业人才的流失。
三、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如果外资银行采取网络银行的方式,那么,我国现有的18万个银行营业网点不会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构成实质性的贸易壁垒,反而有可能成为未来竞争的包袱,因此,中资银行必须在网络银行领域站稳脚跟,才是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有效贸易壁垒。那么,我国网络银行该如何解决现有问题,充分发挥其优越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加强银行体系的网络化建设,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网络是数据和信息传输、增值的基础,是银行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因此我国网络银行的首先要增加投入,进行互联网主干线的升级改造,研制先进的网络通讯设备,开发新型的网络通讯技术,彻底改变当前网络速度慢、网络经常阻塞的现象。抓紧建立功能强大的金融通信网络,包括:中国国家金融网(CNFN)、银行内部通信网络(Intranet)、金融国际互联网(F-Internet)。在网络建成的基础上,还应有丰富的网络银行应用系统,加快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和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实现银行业务、服务、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
选择企业信息化和金融电子化为突破口,使有条件的企业和银行,在国家经贸委和人民银行的支持下,完善内部的支撑条件。在国家宏观层次上,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和人民银行等部门,要继续建设电子商务及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政策、法规、法律、标准、规范等法治环境,特别是要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协作攻关解决发展网络银行的三大核心技术:WEB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技术、安全保密技术。政府要为发展网络银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即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内互联网市场长期垄断经营的局面,整合各行业、各部门、各地方的局域网资源,形成全国性的主干银行金融网络体系。同时,国家网络技术支持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各商业银行要通力合作,确保网络银行体系的交易安全和无故障运行。为了引导全社会的电子商务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一个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负责电子商务的业务、技术、政策、法律、国际合作等总体框架的协调和规划的制定,推动银行与高新科技企业及资讯高科技企业的融合,不断提高银行网络金融技术水平,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风险防范,为网络银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由于网上银行的载体——互联网完全开放,容易诱发网络犯罪,应跟踪互联网应用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的最新发展,加强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服务商及技术支持商、监管部门等的合作,建立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各方兼容,切实解决金融安全认证、网络支付可靠性问题,特别是要增加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采用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数字签证和CA认证等技术措施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在系统开发和拓展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都应重视系统安全保障机制。技术部门在进行应用软件开发时,不仅要注意应用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同时必须注意业务信息的安全,强化案件防范意识,要与业务部门的专家一道研究案件防范措施。具体地说,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银行由于对操作人员及客户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和不完全而带来的案件风险、信贷风险等,通过建立较为完备的客户资源信息库和诸如信息加密、重要口令和分段分人管理等措施进行控制,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只有不断升级,才能有效防犯攻击。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22(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