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股票市场定价的长期稳定点应由其基本面来决定。市盈率自然不是基本面的代名词,市盈率也不等同于股票的投资价值。基本面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市净率、股息率、成长性、现金流量、行业地位等等,这都是我们要参考的重要投资价值指标。但市盈率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并不影响我们用市盈率这一直观、实用、有效的指标对上市公司以至整个市场进行评判。
(一)市盈率计算方法及分析
1、单个股票的市盈率计算
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收益
=股票价格/(净利润/总股本)
=股票市值/净利润
从理论上讲,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资者为获得未来预期收益的权利所支付的成本。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资者为获得这种权利支付的成本越高,同时表明投资者正期待着更高的盈利增长;反之,一只股票市盈率越低,相对于股票的盈利能力来说其股价越低,表明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风险也越小。
2、市场或指数的市盈率
市场或指数的市盈率通常采用平均市盈率公式计算:
平均市盈率=样本公司总市值之和/样本公司净利润之和
其中,总市值=股价*总股本
一般情况下,某一市场的市盈率应指该市场所有股票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如上海A股市场的市盈率,其计算样本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A股。而某指数的市盈率则对应的是该指数的成分股,如深圳100指数市盈率的计算样本是其100只成分股。
由于对单个股票而言,亏损股的市盈率没有意义,因此,关于平均市盈率的计算目前有两种常用算法,一种是剔除亏损股后计算的平均市盈率,另一种是包括亏损股在内的所有样本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本文分别用市盈率(1)和市盈率(2)表示全部公司(不剔除亏损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和剔除亏损股后的加权平均市盈率。
另外,关于计算中采用的上市公司收益,又分计算时点前十二个月之内的年度数据和后十二个月之内的预测年度数据,本文分别用市盈率Ⅰ和市盈率Ⅱ表示根据前一年度收益和后一年度预测收益计算的市盈率。目前2002年年报尚未公布,本文用2002年前三季度的收益乘以4/3作为2002年度的预测收益,对个别没有公布第三季度季报的公司,则用半年收益乘以2代替。
(二)我国股市市盈率现状实证分析
证券市场中,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市场的定价合理与否。考察我国A股市场市盈率的历史表现可以发现,1996年以前的市盈率水平非常低,约在10—20倍之间,这给1996—1997年度的股市留下了巨大的上升空间。1998—1999年,市盈率在30—50倍间波动,价值中枢基本在40倍左右。2000年中至2001年中,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60倍左右徘徊。过高的市盈率终究要回归到其内在的合理水平,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深幅调整应与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过高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整之后,上证指数由最高点的2245点跌至现在的1300多点。目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处于何种状况,这是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1、沪深股市市盈率的总体状况
在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市盈率相关问题之前,必须对证券市场的市盈率现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表1 A股市场市盈率状况计算表(全部上市公司) 时间:2002年12月31日
上海市场 深圳市场 沪深股市合计
上市公司家数 701 493 1194
总市值(亿元) 27052.5 13287.2 40339.7
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亿元)2001年 723.2 123.7 846.9
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亿元)2002年(预计) 762.9 233.1 996
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亿元)2002年1-9月 572.2 174.8 747.0
市盈率Ⅰ(1)(基于2001年利润) 37.4 107.4 47.6
市盈率Ⅱ(1)(基于2002年预计利润) 35.5 57.0 40.5
平均股价(元) 9.68 8.56 9.22
资料来源:金融街网,www.jrj.com.cn,数据频道 ,综合统计
注:上市公司2002年预计利润按2002年前三季度利润的4/3倍计算
表2 A股市场市盈率状况计算表(扣除亏损上市公司) 时间:2002年12月31日
上海市场 深圳市场 沪深股市合计
盈利公司家数 2001.12.31 637 406 1043
2002.09.30 609 354 963
亏损公司家数 2001.12.31 64 87 151
2002.09.30 92 139 231
总市值(亿元) 2001年盈利公司 25844.4 11352.9 37197.3
2002年1-9月盈利公司 25057.5 9939.7 34997.2
盈利公司净利润合计(亿元) 2001年 792.9 331.5 1124.4
2002年(预计) 799.2 304.4 1103.6
2002年1-9月 599.4 228.3 827.7
市盈率 市盈率Ⅰ(2) 32.6 37.3 33.1
市盈率Ⅱ(2) 31.4 32.7 31.7
亏损公司利润合计(亿元) 2001年 -69.5 -207.7 -277.18
2002年(预计)
2002年1-9月 -27.2 -53.5 -80.7
资料来源:金融街网,www.jrj.com.cn,数据频道 ,综合统计
计算结果显示,2002年6月13日,上证指数收报于2242.42点(6月14日摸高2245.43点),为上证指数的历史最高收盘点位,当日沪深两市的整体加权平均市盈率Ⅰ高达67.6倍,扣除亏损股后计算的加权平均市盈率Ⅱ亦达57.7倍。
2002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以1357.65点收盘,与最高点2245.43点相比,上证指数的下跌幅度达39.54%,此时市场的市盈率处于何种水平呢?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2002年底沪深两市整体的加权平均市盈率Ⅰ为47.6倍,市盈率Ⅱ为40.5倍,较最高点时的市盈率分别下降了29.6%和40.0%,与股指的跌幅基本相当。表2显示,扣除亏损上市公司之后计算的沪深两市整体的加权平均市盈率Ⅰ、市盈率Ⅱ分别为33.1倍和31.7倍,已处于较为适中的水平。
2、 市盈率分布情况
市场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代表的是所有样本公司市盈率的平均水平。事实上,上市公司之间的市盈率水平往往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仅仅从平均数看,很容易把不同股票之间相差极为悬殊的市盈率抽象化,这往往会掩盖内部结构的巨大差异。 市盈率与股市泡沫(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