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3(三)
金融论文资料
|
财务管理
|
会计专业
|
国贸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电子商务
|
会计论文
|
财务论文
|
金融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营销论文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3(三)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论文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3(三)
2.中间业务的范围广,品种多
目前,西方银行业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上万种,实现了全方位、系统化。比如,美联银行就把中间业务细分为50多个领域,从单一的代理收付,扩大为包括结算、担保、融资、管理、咨询、衍生金融工具等广泛的业务群体,涵盖了投资商业银行业务、信托业务、基金业务、保险业务等几乎所有的领域。
3.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先进,金融科技化程度高
西方银行具备发达的金融科技和计算机支付体系。凭借其发达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家庭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了银行的服务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降低了营业成本。
(二)西方国家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动因
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以收取手续费或以避险为主要目的的中间业务,且使其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种类和收入来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银行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来自银行外部的压力是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动因。
1.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动因
(1)金融管制的放开。金融管制的放松使混业经营取代分业经营而成为西方金融业主流经营方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飞速发展对银行的业务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面对外部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必须进行业务范围扩展。例如,美国的旅行者集团、大通资本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等发展成为中间业务强有力的竞争者。
(2)资产的证券化。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风险,改善了风险资本管理。证券持有者为避免金融市场的风险,极需与证券化相关的咨询、担保等业务,从而为银行开展咨询、担保、代理发行和买卖证券等中间业务创造了条件。
(3)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客户越来越注重投资理财计划,对银行产品及非传统银行服务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客户选择银行时,不仅关注便利程度,同时还关注银行的服务、信息、价格等。这些都促使银行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客户对投资渠道有了更多的选择,与银行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降低,银行不再是客户的唯一选择,为争夺客户,银行就必须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中间业务服务。
2.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内部动因
(1)寻求利润增长点。银行利差收入的持续减少促使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欧洲市场来看,低利率降低了银行资金的边际利润,使得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使德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收入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市场变化开拓各种非利差业务,以增加收入。
(2)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银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银行通过购并来达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扩大客户及拓展市场的目的。花旗银行公司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德国的主要银行将按揭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以扩大市场份额。金融业之间的购并浪潮必然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购并活动拓宽了银行传统的地域限制,也拓宽了业务领域。同时,银行通过借助对方的客户基础进行销售,降低了银行开发新客户资源的成本。
3.西方国家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启示
经过了60年的发展,中间业务的收入已成为西方国家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至今还保持稳定的上升。对比分析与西方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对于我国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应对中外银行业激烈竞争有很大的启示。
(1) 专业人才素质高。国外商业银行对人才及其培养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依赖一支知识面宽、开发能力强的金融工程师及中间业务营销队伍,他们从事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与市场相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中间业务领域,能够在市场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创新产品。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来说,这支高素质的、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实际操作业务两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2)开展多元化经营。西方国家银行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从事资本市场业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和金融服务。中间业务提供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减轻了资本金对银行业务的限制,降低了经营风险,带来了稳定的高额收入。从西方金融业的发展态势看,金融混业、多元化经营已是发展趋势。在国际金融全球化和我国经济金融开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将使我国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面对商业银行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的趋势,必须抓住市场机遇,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开展多元化经营。
(3)中间业务品种多。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混业经营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客户市场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开展不同的营销组合以满足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因此,西方银行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比如,美国的银行业,有货币市场业务,有商业票据贴现及资本市场业务,还有信托、投资、基金、保险等业务,就被称为“金融超市”。
(4) 培育稳定的客户群体。西方银行针对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和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有区别的服务,提高了业务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例如,花旗银行对“百万富翁”级的客户,实行“四对一”服务,即客户经理、基金投资经理、外汇投资顾问和理财助理为其服务,可见其对优质客户的重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也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建立不同层次的稳定的客户群体。
(5) 注重产品的市场定位。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西方银行注重产品的市场定位、客户细分,并向不同消费层次的客户群提供更完善的产品种类、更周全的服务。 在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商业银行应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
(6) 科技含量高。随着金融的全球化、科技进步的全球化,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国外商业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的需求作为制定经营措施的导向,积极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他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电子化程度高的服务手段,将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办公室和家庭中,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理财,极大地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间业务开展所需的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西方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国商业银行应学习和借鉴其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
/6/6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3(三)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013
下一篇
: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2..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进一步
发展
我国
商业
银行
中间业务
思考
2013
【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