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建立统一互联的国债市场体系。“市场统一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积极推动商业银行重回交易所市场,使两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基本实现一致;二是进一步提高转托管效率,使跨市场套利真正成为可能,通过套利机制的发挥避免“两个市场、两种价格”情况的产生。在此基础上,逐步向最终统一托管的方向努力。
2. 发挥做市商的作用
充分发挥做市商的作用,活跃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为此需要对做市商制度进行改进:一是建立国债一级市场承销商与二级市场做市商的联动机制,将机构在二级市场的做市业绩作为入选国债承销团的一个必要条件。二是给予做市商更多的实质利益,以增强其做市的动力。具体包括:在国债发行时给予做市商优先认购权或追加认购权;为做市商的做市业务提供融资、融券的便利等等。
3.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
积极研究推出国债利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可以主动进行风险规避的手段和工具,促进国债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995 年的“327 国债期货事件”一直给我国发展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制度和监管体系建设已今非昔比,市场条件也已基本具备,我们有能力将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的创新稳步推进。
(四)构建国债市场监管机制
我国国债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既要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又要放眼国债市场的演变趋势,考虑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
1.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
我国现行的国债市场监管体系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结构和职能上的分散和冲突导致了约束力严重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对监管的组织体系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革,其总的方向是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多头监管体制越来越被证明不适应国债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
2.完善与创新监管工具
一是道德自律。中国国债市场上的各种违规行为实际上是道德危害的表现。因此,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国债市场上各行为主体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对法规的遵从成为自己的内在要求,这不仅能大大减少监管当局的监管成本,而且会增加社会收益。
二是社会舆论。舆论可以渗透到法律无法达到的、无能为力的角落和缝隙,运用逐渐增加的社会或群体氛围压力可预先制裁那些可能发生的越轨行为。因此监管当局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揭露国债市场上的各种违规行为,如内幕交易、价格操纵、欺诈等,形成社会舆论,从而约束国债市场上参与主体的经济行为。
五、小结
本文在对国内外国债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国债的涵义以及国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接着,从法律基础、国债发行市场、国债流通市场以及国债市场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对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国债市场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最后,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国债市场,以更好的规范我国国债市场的运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传伦,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 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3] 袁东,充分发挥国债在启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中国财政,1999,(1)。
[4] 李松林等,进一步发展我国国债市场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9(10)。
[5] 李志辉,中国国债市场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南开经济研究,1998,(5)。
[6] 赵巧英,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5
[7] 石志红, 浅析我国国债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济南金融,2006,(6)。
[8] 李英霞,中国国债市场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3,(9)。
[9] 牛玉锐,中国国债市场有效性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4)。
[10]朱岩,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南方金融,2009,(2)。
[11] 王晓亮,论完善我国国债市场,财经论坛,2008,(9)。
[12] 杜慧英,论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完善,辽宁经济,2001(10)。
[13] 徐清安,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经济评论,2000,(5)。
[14] 刘中文,聂国栋,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3,(9)
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